上月末,全球最大的润滑油生产商之一——美国柯士达润滑油进入我国的浙江省开拓市场,柯士达、壳牌、美孚等几乎所有国际知名润滑油品牌正式加入瓜分中国润滑油市场的行列,再加上原有的国产品牌,中国润滑油市场已经进入群雄并起的时代。 出现这种局面有其必然性。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后,许多行业都受到着国外品牌的冲击,外资觊觎的是巨大的中国市场。据专家预测,未来十年内,中国润滑油的年需求量将达到70万吨,巨大的市场潜力让众多商家们期待从这块大蛋糕中分得一份。 国外品牌大打东方文化牌 壳牌、美孚等国际大品牌已经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并确立了自己的品牌文化内涵。但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的消费需求,他们不惜在品牌文化方面注入东方元素,其举措包括收购、赞助、重新包装等。 壳牌是打文化牌的先锋,致力于全球拓展的世界第一润滑油生产集团开发新市场时必定宣传其博爱精神,在中国也不例外。在壳牌的官方网站上,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壳牌的“中国情缘”,列举了从十九世纪开始壳牌在华的发展与合作,并以“使命”一词表达集团在中国的地位和形象。此外,壳牌还传闻将收购中国石油在南方的一家炼油厂,以更深入的方式融入到东方文化中。 法国道达尔也不甘寂寞。早在2003年,道达尔刚进入中国不久的时候,道达尔就以“为中国最佳的车队和最优秀的车手提供支持”的文化品牌策略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这两年,该品牌赞助的北京海淀驾校拉力队等三支车队在全国场地锦标赛中取得不俗战绩,使得该品牌频频在新闻报道中露面。为了更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道达尔还适时地推出了新包装,以“现代感、充满活力”的形象出现在消费者的面前。 嘉实多则与东风汽车联姻,顺理成章地在其品牌前加上了“东风”二字,推出了“东风嘉实多”新品牌,并于5月开始在央视加大了品牌宣传力度。美孚等则继续加大在华投资。本土品牌崛起应对挑战面对国外品牌的大举入侵,国内一些有实力的本土品牌纷纷推陈出新,转换竞争策略,跃跃欲试,与洋品牌在高端市场来个大比拼。为“神六”提供润滑保障、支持中国南极科考、借力F1大奖赛都是我国本土润滑油品牌树立高端产品形象的一次次尝试。 去年10月17日,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为“神六”提供了润滑保障,成为中国航天润滑油品唯一的供应商,这是世界上为数不多能够生产航天润滑油的企业。而“神六”对润滑油的苛刻要求,更加验证了润滑油产品的高端性能。 同年11月18日,长城润滑油再次助力中国第22次南极科考。这已经是国内本土品牌“长城”第二次为南极科考提供润滑服务了。 南极科考和“神六”已经不是纯粹的国内行为,它直接影响到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当聂海胜和费俊龙两位中国宇航员踏出机舱时,无疑充分验证了国产润滑油卓越的产品品质,树立了本土润滑油品牌的高端形象。 早在2004年,长城润滑油就借助中国石化独家赞助F1赛事,举办了一系列城市路演推广活动,充分树立品牌形象。 长城润滑油牵手F1之后,今年又力推A1中国车队,率先成为中国支持A1赛事的中国润滑油品牌。据了解,A1是唯一一项以国家组成车队参赛的方程式赛车运动。长城润滑油支持中国赛车运动,推动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这将有助于长城润滑油进一步树立和提升高科技、高品质、国际化的品牌形象。 除长城外,昆仑、统一等国内知名润滑油品牌都在通过各种方式树立产品高端形象。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全面整合原来的“飞天”、“七星”、“大庆”等名字,全力打造“昆仑”品牌。下一张牌会是什么? 每一家润滑油厂商都拥有万丈雄心,试图击败对手,赢得市场。但市场竞争是残酷的,有其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与其他行业一样,润滑油生产商只有拥有高端的品质、合理的价格以及良好的服务才能成为最终的赢家。 价格战仍在继续,开发更优良的产品是起码的要求,除此之外,服务也不能忽视。进入2006年来,服务牌越来越受到关注,先是“长城”首先确立了多渠道销售,并以倡导“以养代修”提出“好车好养护长城好服务”的服务口号,长城润滑油在北京的服务已经从4S(“专业”、“快捷”、“微笑”、“满意”)发展到7S(新推出“全程”、“个性化”“全天候”服务),成为车主继4S店、汽修厂之外的又一放心选择。如今,嘉实多也正在积极建设护车精养站。还有昆仑、统一等也都推出了自己的举措。 对于消费者来说,有竞争,才可能产生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因此,无论下一张牌是什么,最终受益的肯定是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