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1
润滑油信息网
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因素及两大润滑油公司控产、控销影响,国内基础油市场近期继续在上升通道运行,国产基础油资源在国内市场仍然供不应求,多数调和单位开始寻求进口资源。尽管进口基础油成本持续攀升,但4月份开始部分贸易商加大了基础油进口量,以弥补国产货源供应的不足。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4月份中国进口基础油119,332.26吨,较去年同期攀升27.90%, 较今年3月猛增42.64%。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4月份中国基础油进口量环比、同比均大幅攀升,主要是由于中石化、中石油持续控制基础油销售,使得系统外润滑油调和厂的国产基础油供应明显减少,因此只有依靠增加进口来补充缺口;此外,今年3月份的时候市场普遍对国内基础油后市看涨,这也刺激了进口商进货的积极性。 海关数据还显示,2006年1-4月份中国累计进口基础油32.38万吨,已从一季度的同比负增长转变为正增长。而在出口方面,由于今年以来国际油价高企,出口利润较好,中石化、中石油增加了基础油出口,今年1-4月份中国出口基础油4.53万吨,同比飙升228%。 中国润滑油信息网(sinolub.com)据有关市场人士介绍,部分在中国建有润滑油调和厂的国外品牌润滑油供应商,也面临基础油供应不足,因此3月份开始增加了从国外直接进口润滑油。海关数据还显示,2006年4月中国进口润滑油1.65万吨,环比大幅下降14.31%,环比也小幅下降了3.21%;同时,今年1-4月份中国累计进口润滑油4.68万吨,同比大幅下降22.41%。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越来越多的国际润滑油供应商在中国本土增设润滑油调和厂,实现本地生产、本地销售,是中国润滑油进口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出口方面,海关数据显示,2006年4月份中国出口润滑油5124.12吨,较3月份上升10.69%,较去年4月份增加9.35%,而今年前4个月中国润滑油出口量同比猛增了278.44%。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市场分析员认为,中石化、中石油在拓展国内润滑油市场的同时,也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力争增加在海外润滑油市场的份额,这是中国润滑油出口量大幅上升的重要原因。 “五一”长假过后,迎来了润滑油基础油市场的新一轮价格上调,中石油润滑油公司仍对外控制销售,不过有少数生产添加剂的企业和中石油合同单位可以获得少量资源,其它民营调和单位还是很难获得价格较好的基础油资源。中石油5月1日调价主要是针对工业油,HM、HL 32#、46#液压油,200L桶装油上调100元/桶,HM、HL68#、100#液压油上调130元/桶。CKC、CKD工业齿轮油上调100-120元/桶。32#汽轮机油上调100元/桶,46#、68#上调150元/桶,100#上调200元/桶。冷冻机油及压缩机油散装油上调600元/吨,200L桶装油上调100元/桶。中石化也于5月8日上调了基础油销售价格。根据许多I、II、III类基础油购买商证实,基础油的现货价格因为供应不足仍然走高。在一些交易中,现货报价要比外界报道的高。一些生产商继续进行销售控制或订货监控,这种状况将持续整个5月份-6月份甚至延伸更长时间。中国润滑油信息网据有关业界人士反映,由于油品资源紧张且价格上涨等原因,部分经营单位大量购货,中石油下属生产企业无法及时完成订单,有些品种的油品有价无货。由于价格上涨过频且上调幅度较大,用油单位已经苦不堪言。 同时,由于国际原油居高不下,国内基础油在经历了持续一年多的上扬走势后,在本周华东、华南部分品种的基础油价格已出现下跌趋势,市场对当前持续高价难以承受,销售逐渐降温。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下发通知,自5月24日零时起国内汽柴油零售中准价、航煤出厂价各上调500元/吨,这将刺激两大集团炼厂以及地方炼厂的生产积极性,也会导致基础油产量上升,供应增多,中期来看将对价格形成打压。尽管如此,由于两大润滑油公司近期仍没有放开基础油销售的意思。而且夏季来临,国内又将进入润滑油需求旺季,基础油需求看涨,因此基础油供应偏紧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 综合以上多空因素,6月份后基础油国内市场资源紧张态势虽有所缓解,但由于两大润滑油公司控销影响,6月份润滑油基础油市场价格仍将高位盘整,市场部分购买商将持币观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