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只是关注2008年美国《财富》杂志的全球企业500强最新排名,那么和去年相比,你并不会看到太多变化:沃尔玛的江湖地位似乎仍然牢不可破,埃克森美孚占据榜眼之位,能源公司在前10名中数量过半,通用汽车维持在前十,虽然它的亏损正不断增大。
如果回望更远一点的过去,那么我们会发现,从1998年到2008年十年间,这份榜单所记录的变化却涉及到世界的方方面面:企业随着行业的大势向前走;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又与特定国家经济实力的起伏相呼应;而所谓一国的经济实力,则既难以与国际化程度脱钩,也难以与政治环境分离。
同时,随着各种富豪榜单的发布,富豪不再是“疏影横斜”,而是以一个备受关注的族群呈现在大众面前,其财富气势自是增长凶猛,而榜单上的脸孔也在不断更新。
唯一无可质疑的是,在世界500强和全球富豪榜上,改变正在发生……
江若尘 王丹
《财富》杂志每年对全球企业进行“500强”排名,能够进入“500强排行榜”的企业大都经历了多年的积累,逐步构建了“企业帝国大厦”。虽然评价指标是以“营业收入”为基准,但500强企业表现出来的不仅在于他们的惊人规模和标杆作用,更在于他们变迁规律背后所折射出的现实意义。
“行业”扮演重要角色
在2008年的榜单中,位列前十强的企业依次是:美国沃尔玛公司、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英荷壳牌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荷兰国际集团、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美国康菲石油公司。沃尔玛仍然稳居第一,炼油行业企业占了6席,汽车企业2席,还有1家保险企业。
自1998年至2008年,世界前10强一直被一般商品零售、汽车和炼油三个行业所垄断。其中一般商品零售只有1家企业,那就是能把门店开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沃尔玛,自1998年起它就一直位居前10强,2002年起它就几乎稳坐第一“宝座”(只有在2006年排名第二)。
而汽车行业和炼油行业则在这十年来此消彼长。1998年,美国通用和福特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1999年通用、福特和戴姆勒-克莱斯勒分别位列前三甲;日本丰田首次进入前10名,位列第十。此后一直到2006年,这四家汽车企业一直稳居在前十强中,但汽车企业(除丰田外)的排名却在逐步下滑。2007年只剩3家汽车企业位列前10,福特已经滑落至12位;2008年只剩下2家汽车企业,戴姆勒-克莱斯勒也滑落至12位。虽然由于多种原因,汽车行业近年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但丰田却能够在逆境中崛起,2008年超过了通用,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公司。
炼油行业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行业,以其独特的自然垄断优势在世界前10强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赫。1998年只有壳牌和美孚两家炼油企业入围,2001年随着英石油的进入,有3家炼油企业进入前10强,而且美孚占据了第一的宝座。到2004年,炼油行业已经明显超越汽车行业,前10强中炼油企业占4家,汽车占4家,但英石油、美孚、壳牌和道达尔分别成为了第二、第三、第四和第十,而通用、福特、戴姆勒和丰田分别位居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2008年的前10强中,炼油行业更是显示出其无可比拟的实力和霸气,占据了6席。
10年不衰的秘密
为什么零售、炼油和汽车行业能够10年不衰地占据主导地位呢?究其原因,是世界性行业和超级规模化行业的特点决定的。
汽车和炼油行业均是世界性行业,而且具有全球性的规模,同一款汽车可以销售到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原油则更具有同质性,没有哪一个国家不需要。在这种超级规模化的产业里,大企业比较容易做大规模,成为世界500强企业。
而像服装行业,因为各地的风俗习惯和审美观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