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石化推进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调

 2016-01-17  润滑油信息网
大庆石化公司作为技术密集、具有集成创新能力的特大型石化企业,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出发,在自主创新方面积极探索,走特色、求真的自主创新道路,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抓好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应用,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了强...
大庆石化公司作为技术密集、具有集成创新能力的特大型石化企业,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出发,在自主创新方面积极探索,走特色、求真的自主创新道路,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抓好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应用,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坚持原始创新———用自主知识产权夯实发展科技的基础     大庆石化公司认为,要与国际大公司相比肩,必须抬高起点,奋起直追,加强原始创新,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才能赢得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为此,公司注重原始创新,开发出共聚单体生产成套技术。     己烯-1是聚乙烯的优良共聚单体,其产品性能好。1988年,大庆石化公司引进了以己烯-1为共聚单体的树脂牌号,当时国际上仅有分离法己烯-1,价格昂贵,限制了该产品的生产,而合成法己烯-1正在探索之中。在开发人员的努力探索与攻关下,1989年开发出了齐-纳体系的三步法己烯-1合成工艺,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并通过了原中国石化组织的技术鉴定。     针对产品选择性低、助催化剂危险性大的不足,公司又进一步研发,经过催化剂的创新和充分的小试研究,开发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铬系一步法己烯-1合成工艺。后来在中试装置上,解决了反应器放大、低聚物脱除、温度控制等到一系列工程技术问题,完成了年5000吨工业装置工艺包设计。该技术的成功开发,可为聚烯烃提供优良的共聚单体。     同时,在α-烯烃合成方面培养了一支素质过硬的技术专家队伍,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发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辛烯-1、癸烯-1合成技术。     在润滑油加氢异构催化剂开发中,大庆石化公司把国外最先进的催化剂作为赶超目标。采用新型分子筛,使催化剂的性能大幅度提高,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催化剂的研发工作。针对己烯-1合成工艺低聚物生成量高、黏壁等问题,开发出了不黏釜技术、控制低聚物生成技术和低聚物有效脱除技术,使该工艺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坚持重点跨越———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重点突破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重点跨越,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对企业生存发展具有影响意义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     催化剂是石油化工生产的核心技术,大庆石化公司主要化工催化剂长期依赖进口。为此,大庆石化公司把科技创新的基点定位在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催化剂研发领域,力求实现跨越式发展。醛加氢催化剂是大庆石化公司丁辛醇装置的核心技术,由于技术难度大,风险高,致使进口催化剂价格居高不下。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这个公司跟踪国际先进技术,从1999年开始进行该催化剂的专项开发。经过艰苦努力,攻克了催化剂活性差、成型难、稳定性不好等难题,研制出了催化剂样品。在工业放大过程中,解决了干燥、焙烧、打片等技术问题,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准确数据和加工条件。在生产装置上进行了4个月的工业侧线实验,优化了操作条件,使催化剂2002年在大庆石化丁辛醇装置上成功应用,并于2005年在吉林石化丁辛醇装置进行推广,填补了国内空白,改变了国外公司对我国实行技术垄断和催化剂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一次更换就节约催化剂费用上千万元。此外,对裂解汽油加氢等12种催化剂的研发,大庆石化公司都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坚持支撑发展———以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带动整体技术实力增强     支撑发展,就是从现实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支撑企业持续协调较快发展。     大庆石化公司把这个着力点选择在以乙烯为“龙头”的系列技术突破上。大庆石化年48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通过详细论证、大胆尝试与沈阳鼓风机厂、杭州汽轮动力集团等单位合作,开发了裂解气机组并成功在乙烯装置应用,取得了大机组国产化的突破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腈纶装置采用智能自适应逆控制技术取得成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年20万吨高压聚乙烯开工过程中,通过科研攻关解决了反应器黏壁、二次机振动等问题,使生产达到满负荷。     聚烯烃是大庆石化公司的厚利产品。为了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这个公司根据装置特点,以提高产品性能和附加值为重点,开展技术攻关,采用合成和掺混两条途径成功开发出聚烯烃新产品,使产品专用料比例提高到49.8%,形成了新的效益增长点。
(来源:本站)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