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给汽车行业的启

 2016-01-17  润滑油信息网
中国商业老字号多,但形成规模并在国际上能叫得响的少。中国汽车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只是与之相反,与中国诸多具有悠久文化底蕴的传统产业发展乏力的现状相比,中国汽车产业才发展短短20年,却呈现出了勃勃生机。 汽车是西方工业化的产物,也是文化传承的...

     中国商业老字号多,但形成规模并在国际上能叫得响的少。中国汽车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只是与之相反,与中国诸多具有悠久文化底蕴的传统产业发展乏力的现状相比,中国汽车产业才发展短短20年,却呈现出了勃勃生机。

  汽车是西方工业化的产物,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当一个行业、品牌深深印上某种文化的烙印时,品牌的影响力就会与文化的生命力一样长远流传,这也是世界汽车巨头成长的主要原因。

  英国的罗孚虽然倒了,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被收购其资产的南汽所继承,并在中国的市场发扬光大。南汽的MG名爵是幸运的,因为它节省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时间。

  相比于其他自主品牌却显得多少有些尴尬,在缺少文化传承的背景下,只有通过现有的规模化的运作提升行业的竞争力。

  麦当劳、肯德基之所以在国内风行,正是商业元素与文化元素进行有机融合的佐证。国内传统商业老字号如今面临着产业复兴,对于传统文化的汲取、融合、创新,将通过规模化的运作提升行业竞争力,开辟出一条中国传统产业重新崛起的道路。

  中国汽车已经成为一个令世界瞩目的汽车生产大国,但由于缺乏技术和品牌等深层次竞争资源,中国汽车制造业还只是世界产业链中的重要“车间”,还远未成为“世界工厂”。

  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呼吁,在汽车设计上要有文化内涵,突出“中国元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再到中国品牌,中国的汽车正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向中国品牌转变。老字号在产业发展上走了不少弯路,但已经开始尝试在文化传承的背景下进行产业化运作。汽车制造业也应同样如此,在拥有大好市场的前景下,理应与中国的文化内涵实现融合。如果剥离了汽车文化,那么它不仅不能帮助企业走上腾飞之路,反而会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绊脚石。

(来源:本站)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