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6
润滑油信息网
当一位网约车司机蹲在路边,对着手里那瓶机油犹豫时,他的纠结根本不是 “这油好不好用”—— 而是“这牌子我没听过,加进去发动机坏了找谁?”;当 Z 时代车主刷着短视频,划过满屏的机油广告,却连停留 3 秒的兴趣都没有时,润滑油品牌的困境已然清晰:不仅要打破资深车主的“信任壁垒”,还要跨越年轻群体的“认知鸿沟”。
揣着不输一线的品质标准,这些品牌却卡在了用户的“信任门槛”外。毕竟,对普通车主来说,“没听过” 约等于 “不靠谱”;对 Z 时代而言,“没新意”就等于“没必要”。而不管是 “不靠谱” 还是“没必要”,本质上都是信任的缺失 —— 在中国市场,没有信任,再优的性价比、再硬的技术力,都难促成最终的购买。

信任,是比价格更贵的入场券
去年有个品牌做过调研:同样是全合成机油,它的产品比壳牌便宜 15%,但在某电商平台的转化率,只有前者的 1/18。追问原因时,资深车主的回答很直白:“那些大品牌我在加油站、维修厂、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平台都见过,也知道它们上了“行业奥斯卡”LubTop总评榜榜单,这牌子除了 APP 弹窗,没在哪儿见过 —— 万一假的怎么办?”而年轻车主的反馈更直接:“广告太无聊,连个互动都没有,谁知道是不是小作坊贴牌?”
就在很多品牌感到市场寒意的时候,某外资润滑油品牌代表在 LubTop 总评榜获奖感言中表示获得中国市场销售增长,这一案例恰恰印证了:信任背书与精准营销的结合,能在存量竞争中撕开增长缺口。
这才是中国市场的底层逻辑:信任从不是靠 “技术参数堆砌” 就能说服用户的,而是在 “持续曝光、深度参与” 中一点点筑牢的。头部品牌的信任护城河,是机场高速的巨幅灯箱、加油站的醒目海报、维修厂货架上的常年陈列共同搭建的;更是登顶 “行业奥斯卡” LubTop 总评榜、拿下 “年度荣耀” 头衔后,对用户心智的强势占领 —— 这份权威背书,让技术实力成为可见的信任资产。本土品牌的信任根基,则藏在“9 块 9 试用”的诚意里,躲在“县城修理厂闭眼推” 的口碑中,用最接地气的渗透,完成对大众市场的信任攻坚。
而品牌想要打破增长瓶颈,破局关键正在“双向奔赴”:既要以传统渠道的深耕、硬核品质的坚守,夯实资深车主的长期信任;更要靠创新营销的巧劲、年轻化表达的张力,抓住 Z 世代消费群体的注意力。唯有让沉淀多年的“信任”,长出符合年轻审美、适配新消费场景的模样,才能在存量竞争中撕开新切口,在代际交替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咨询联系:
朱老师 13509888948(微信同号)
王老师 0754-88650988 (微信号LubTire)

扫码关注LubTop2025润滑油总评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