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路博润首席执行官Rebecca Liebert博士接受了CNBC《亚洲财经论谈》(Squawk Box Asia)节目的专访,围绕亚太市场的战略布局、本地化创新投入以及对区域客户的长期承诺展开了全面分享。
在专访中,Liebert博士就关税与本地化运营、中美贸易关系对中国业务的影响、在全球不确定性下的定价策略、天然气贸易对成本的潜在冲击,以及路博润在亚洲的未来愿景等话题,表达了清晰且具有前瞻性的观点。
以下是采访中文译文
Q 关税对路博润业务有何影响?
A 路博润一直采取本地化运营策略。我们在各个地区都有本地团队,研发、采购原材料、生产和销售都在本地完成。因此,虽然我们无法完全避开关税,但这种本地化的布局大大降低了其影响。
我每年会来亚洲四到五次,因为这个区域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在这里开展研发——稍后会详细谈谈新的创新中心——同时我们在整个亚洲地区都有制造基地,包括新加坡、中国、马来西亚、日本、韩国以及澳大利亚。我们在这一区域的布局是广泛而具有战略性的。
Q 中美贸易紧张关系是否影响了你们在中国的业务?
A 我不能说完全没有影响,但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我们基本具备在中国开展业务所需的所有条件,所以整体来说还是维持正常运营。
我们的团队专注于为中国客户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解决方案。而这些客户越来越多来自本土品牌。尽管我们仍然为国际品牌服务,比如个人护理和汽车行业的客户,但我们确实看到市场从全球品牌向本地品牌转移的趋势,而我们也已为这种转变做好了准备。
Q 在关税压力下,路博润是否仍具备定价能力?
A 定价权来自于创新,也来自于能真正满足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我们与客户密切合作,开发适用的产品。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应对供应链中的成本上升,我们可能会简化一些产品功能,但都是与客户共同决定的。
我们也看到客户在做出类似的权衡。例如,他们可能在某个采购环节选择更经济的产品,但在其他方面加大投入。我记得你们早些时候有位嘉宾也提到类似现象。我们确实看到客户在更加注重价值的基础上,决定把钱花在哪里。
Q 天然气是贸易谈判中常被提及的议题,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时期,推动贸易伙伴进口更多美国天然气。有人担心这会减少美国本土的天然气供应,进而提高原材料成本,影响你们的成本优势。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A 供需关系确实会影响天然气价格。但对路博润来说,整体影响是很小的。我们相信,如果需求上升,市场会响应并释放更多供应。从美国石化行业的供需平衡来看,我们有信心不会对我们的成本结构造成太大影响。
Q 你们在新加坡设立了东南亚创新中心,同时也在与中国企业合作研发。能否谈谈你们在亚洲的愿景?
A 当然可以。我们在新加坡的创新中心是一个区域性的研发枢纽,它结合了传统的化学科技,同时也引入了数字化工具,比如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我们还设立了一个客户合作中心,让我们能够与客户在整个亚洲地区进行协作,共同推动创新。
我们认为,谁能更快地将创新推向市场,谁就能赢得竞争。路博润对此充满信心,也非常兴奋能在这方面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