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揭幕战,红色跃马重回王位!

 2017-04-06  润滑油信息网
这可能是法拉利近几年来第一次拿下分站冠军,又在车队积分榜上领先。3月26日,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揭幕战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拉开大幕。法拉利车队的德国车手瓦特尔夺得了比赛冠军,从而结束了梅奔车队连续5站对分站冠军的垄断,梅奔的两位车手汉密尔顿和博...

  这可能是法拉利近几年来第一次拿下分站冠军,又在车队积分榜上领先。





 

  3月26日,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揭幕战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拉开大幕。法拉利车队的德国车手瓦特尔夺得了比赛冠军,从而结束了梅奔车队连续5站对分站冠军的垄断,梅奔的两位车手汉密尔顿和博塔斯分列二、三位;KIMI莱库宁位列第四。

  皇叔作为一个资深跃马粉,还是挺激动的。这场比赛虽然只是2017年的揭幕战,但它的意义却远远超过了“只是一场揭幕战”。因为无数曾经静默已久的车迷终于可以高举红色的大旗,骄傲地宣布:

  我们回来了。

  对于法拉利来说,这绝对是利好:红色拖拉机终于能以闪电的形象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当法拉利的车手拥有一部不慢的车时,对所有其他车队而言,都意味着即将面临最严峻的考验。

 

法拉利:迟来的冠军

  对于一个车队而言,获得一个分站冠军,与上领奖台的意义完全不同。

  回首之前几年跃马的黑暗时代,红色拖拉机的排位赛表现都在5~10名开外,需要“头哥”阿隆索使尽浑身解数浴血奋战才能挤进领奖台。而旁边站着的,可能就是梅奔车队的双子星,极可能其中的一个人是杆位领跑完成比赛的。

  但是这次的法拉利,在起步时就能够对汉密尔顿虎视眈眈,并能不断地追近他,出色地依靠进展策略进行超越并领跑至比赛结束,代表了一个车队车手实力和车辆性能的双重统治力。

  这是近三年来梅奔经常品尝到的滋味,被法拉利再一次地夺回来了。

  这次的比赛用车SF70H,比之前的赛车要短,但却拥有更宽的胎宽。轮胎规则的变更导致一直以来困扰法拉利的抓地力问题有所缓解。

  而经历了后双层扩散器时代的起起伏伏,法拉利在空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也愈发体现出价值。

  根据澳大利亚站的表现,KIMI在最后一圈刷出了最快的紫色圈速,表明这辆车的性能还能进一步推向极致。

  拥有了能与奔驰在性能上相抗衡的赛车;拥有了统治力级表现的瓦特尔,还有经验丰富的KIMI——今年的法拉利,感觉上是有了神的眷顾。

  毕竟赛车运动中,意外情况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梅奔:温水煮青蛙

  梅奔其实并没有变慢,这次的杆位能说明一切。梅奔的赛车在绝对性能上还是处于全F1最顶尖的位置。

  此次失败可能并不在赛车身上,而是出在车队的氛围上。

  自从去年奔驰安排罗斯博格夺冠退役,“打了一枪就跑”之后,汉密尔顿与车队之间似乎就存在一种隔阂。

  争斗,team radio,车手互怼,一切能发生的场外因素,梅奔都发生了。汉密尔顿和梅奔相互玩心机保持着包揽No. 1&2的幸运状态,直到法拉利的车变快了。

  在维特尔超越汉密尔顿的那一刻,坐在车队指挥室里的梅赛德斯车队执行总监沃尔夫挥拳怒敲指挥桌。他知道今天的失败是车队的战术设计的全责,而p房里的气氛更是十分沉重。

  如果不能做到团结一心,即使霸气如梅奔也有折戟沉沙的那一天。

 

红牛的悲喜两重天

  其实除了红银大战之外,一号弯众多延迟刹车扬起的浓烟决定了这不是一场平顺的比赛。

  完赛的赛车只有13辆,双车事故,引擎冒烟,第二集团的争斗尤为激烈。

  尤其对于红牛的里卡多来说,这是灾难的一天,众多的机械原因让他最后抛锚出局,对于汉密尔顿长达两圈的防守直接影响了比赛的走向。如果里卡多没有事故缠身,这次红牛的表现也许会更上一层楼。

  而悲催的头哥阿隆索,虽然使出浑身解数,无奈印度力量的车神奇不再,最后也莫名退赛。

  在职业身涯的末期被努力奉献这么多年的法拉利抛弃,对于头哥的打击是致命的。也许头哥的生涯高光会随着一次次驾驶着红色拖拉机浴血奋战的画面就此画上句号。 

  其实皇叔现在已经很少看F1了。一是因为喜欢的法拉利式微,二是喜欢的舒马赫退役了。

  对我来说,F1就是法拉利,所以当跃马重登冠军宝座时,我才又回头看看。

  在每个F1迷眼里,这个比赛都有特别的意义。

  男神九日说, “F1就是看着KIMI从毛头小伙子逐步成长,看着他的驾驶风格一步步改变,看着他走过辉煌。”

肌肉男恺哥说,“F1,是一个名为刘易斯汉密尔顿的神话。”
 

  萌妹子秋秋说,“一开始就是喜欢看世界上最快的车飞驰,最尖端的老司机驾驶,感受那一瞬间的速度与激情。”

  现在,国内看F1的人越来越少了。

  小时候看比赛,还一直希望有一天能看到赛道上出现中国F1车手,也曾看到过几个在附近徘徊,但终究距离还很远。但直到现在,我还是这么希望着。

(来源:autocarweekly 互联网)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