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联合自主创新 航天润滑技术发展迈出新步伐
11月22日,中国石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润滑技术联合实验室宣告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把视线瞄向航天润滑技术的由校企联合攻坚的顶级实验室。这意味着中国石化在中国自主航天润滑技术方面开始了新的创新历程。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总工程师曹湘洪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纪素菊共同为联合实验室揭牌。
曹湘洪在揭牌仪式上的致辞中指出:成立“航天润滑技术联合实验室”,是企校联合、整合优势科研资源的有效尝试,也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自主创新模式的重要举措。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总经理宋云昌介绍了联合实验室成立的背景及其对中国航天润滑技术发展所产生的积极推动作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务院长、北航月球车项目负责人丁水汀教授介绍了联合实验室的研究项目并表达了对未来赢得丰硕研究成果的信心。
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相伴中国航天40多年来,以中国自主航天润滑技术先后为“东方红”、“神五”、“神六”等航天工程提供了优质润滑保障。在今年的“嫦娥探月”中也再次建功。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精神,结合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苏树林总经理“抓科研,靠科技提升价值”的要求,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紧紧抓住探月工程的机遇,更快地推进航天润滑技术的进步,全力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全面的润滑产品和服务保证,以航天润滑技术的突破,全面提升长城润滑油品牌高品质、高科技、国际化的形象和影响力。在广泛征求多位航天科技界专家和航天润滑技术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321”航天润滑技术五年发展目标:即五年内开发3种新型润滑材料;建立2个联合实验室;建设1套航天润滑剂评定装备。
作为实现“321”航天润滑技术五年发展目标的第一步,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积极开展横向联合,与北航合作共建航天润滑技术联合实验室,由来自校、企的专家们倾力协作,重点突破以月球车为代表的深空探测机械所涉及的润滑技术及产品等相关问题,包括共同开展机电机构的润滑设计、可用润滑产品的研发以及模拟验证等。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还将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稳步落实五年发展目标,推动中国航天润滑技术的又好又快发展。
目前,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目标已经成功迈出第一步,而二期目标将实现落月探测。目前,吸引国人眼球的,是中国月球车的研制,其中的润滑技术被专家称为月球车关键技术之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专家介绍,月球自身重力、温差、宇宙光线等因素的影响,以及月壤的特殊环境,不但对月球车自身的坚固、灵活等性能提出了考验,更对月球车的润滑设下了重重难题。早晚的高温差,月球上漂浮的灰尘、太阳辐射都会对月球车内的润滑油产生影响,要成功实现月球车的月地行走,就必须拥有特殊品质的润滑产品。
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建立“航天润滑技术联合实验室”,联合开展航天润滑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这是中国企业与航空航天研究最高学府共建科研机构的有益探索,将对我国航空航天润滑技术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此次强强联手是对国内航天技术与润滑技术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北航将围绕月球车的开发提供具体的科研方向,长城润滑油将针对种种设想进行有重点地开发及进行模拟实验。联合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实现我国月球车研制的突破,并促进我国航天润滑技术再攀新的高峰,提升中国润滑油的自主创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