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高油价,“心动”不如行

 2016-03-21  润滑油信息网
由于国际油价一直居高不下,业内对国内油价这次上涨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倒是此次油价上涨之前,部分地区出现的柴油短缺现象,凸显了进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紧迫性。而国际油价向每桶100美元高位冲击的势头,也不能不让人担忧燃油税“择机出台”的“时机...

    由于国际油价一直居高不下,业内对国内油价这次上涨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倒是此次油价上涨之前,部分地区出现的柴油短缺现象,凸显了进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紧迫性。而国际油价向每桶100美元高位冲击的势头,也不能不让人担忧燃油税“择机出台”的“时机”到底在国际油价的何种价位。“高油价时代”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正考验着我国的汽车社会。

    石油危机曾给西方国家国民和汽车产业上过沉重的“课”

    欧洲、美国、日本等汽车发达国家的汽车社会,早就经历过比目前的能源状况紧张得多的时期。据专家介绍,从1948年到石油危机前,全世界石油消耗量增加了5倍多,其中西欧增加了15倍,日本增加了137倍。这种急剧增长的石油消耗首先是因为这些工业国家汽车拥有量的迅速增加。而石油危机也曾经给这些国家的国民和汽车产业上过沉重的“课”。例如,美国有的地方在石油危机时期曾规定汽车按照车牌单双号在单双日加油。而追溯日本汽车产业对节能汽车的高度重视,与其对石油进口的高依赖度有紧密关系。因此,辩证地看,“高油价时代”对我国汽车产业、汽车社会的健康发展未必是坏事。

    有车族不妨在一个月中乘几次地铁

    以国内小排量汽车来说,其市场表现与油价走势密切相关。油价升得越高,燃油税改革推出越早,小排量汽车的市场优势就越明显。目前,随着上海等地完善节能、环保小排量汽车的标准,小排量汽车有了产业发力的具体方向。汽车厂家如果能抓住油价上涨带动的市场机遇,节能、环保的小排量汽车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摆脱目前的窘境。

    “高油价时代”需要反思的还有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发展战略。作为“中系车”这个整体阵营,自主品牌汽车产品目前还没有形成符合“高油价时代”汽车“进化趋势”的鲜明特色。

    当然,“高油价时代”需要反思的还有汽车社会中人们对“出行账”的认识。举例来说,在这次油价上调中,北京的93号汽油每升上涨了0.44元。对于有车族来说,这种上涨幅度还没到必须咬着牙才能接受的地步。但是想想不久前,北京的地铁票价统一为2元,政府倡导哪种出行方式不言自明。所以,即使人们不会因为这次油价上涨的幅度放弃代步的汽车,也不妨在一周、一个月中乘几次地铁,这是个出行经济账之外对待能源和环境的态度问题。

(来源:本站)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