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1
润滑油信息网
以几百元一吨回收来的废油经过蒸馏净化的土法炼制后,以四千多元钱一吨的高价卖给油驳船或者陆上加油站,掺入合格成品油后再出售。日前,宁波市工商局象山分局根据渔民投诉,揭开了藏在废油里的秘密。渔船熄火遭遇海上惊魂在位于浙江宁波的中国渔港古城———...
以几百元一吨回收来的废油经过蒸馏净化的土法炼制后,以四千多元钱一吨的高价卖给油驳船或者陆上加油站,掺入合格成品油后再出售。日前,宁波市工商局象山分局根据渔民投诉,揭开了藏在废油里的秘密。 渔船熄火遭遇海上惊魂 在位于浙江宁波的中国渔港古城———石浦,每年的冬季都是渔业生产的黄金季节,渔民往往要到海上连续作业,然而渔民杨雪峰在出海打鱼时渔船却出现了意外。当他驾船航行了七八个小时来到深海时,渔船却突然意外熄火,失去动力的渔船只能任凭风浪摆布。无奈的杨雪峰只能通过对讲机向岸上的家人求救。经过十多个小时的搜寻、救援,渔船终于安全返回了,但是,经历了这次危险航行的渔民每次想起那天海上的情形,他们都感到后怕。 机械师检查后发现,造成渔船故障的原因是因为使用的燃料油有问题。造成渔民渔船故障的燃料油除一部分来自甬石南炼公司以外,还有一部分则来自游弋在港口随时为过往船只添加油料的油驳,当地渔民把这些油驳也称为水上加油站。据当地的渔民反映,这些水上加油站的油料是一些外地的油罐车运来的。为了进一步了解燃料油的来源,象山工商分局的执法人员对石浦港范围内的油驳船进行了突击检查。 经查实,有两艘从事燃料油销售的油驳船不仅不能提供油料的合法来源,而且根本不具备销售成品油的合法资质。经过查询,拉油过来的车牌号为苏MC1505和苏M04400的油罐车都来自江苏省泰州地区。 废弃臭油小作坊里大变身 据当地人讲,泰州地区只有一些小的炼油厂,大都集中在陈堡镇一带。进入陈堡镇,远远就可以望见矗立的烟囱正冒着黑烟。当地村民告诉记者,烟囱冒黑烟的地方就是炼油厂。记者走了一公里多,终于找到了一家炼油厂。 这家厂子建在河道边,河边停着几艘船,船上装着一种黑色油状液体散发着一股臭味。几个工人正忙着把这些黑色油状液体通过河道边的管道抽进厂里的油罐。厂门口没有标志和厂名,厂子里面立着几个大油罐。一个船主告诉我们,这家厂子是一家加工燃料油的土炼厂,船上这些黑色的油状液体就是准备加工的原料油。不过,这些原料油并不是什么好油,而是从上海、南京、武汉等地的锅炉、工厂以及船舶上回收的废油。 据了解,我国正规石油化工厂的原料油每吨价格几千元,而这些充当原料油的废油回收价格每吨只有几百元。这些废油来源不同,成分复杂,臭味较重,俗称臭油。 工人正在加热锅炉,对臭油进行蒸馏,把水分去掉是这里炼制燃料油的第一道工序。据工人讲,厂里一共有6个20吨的蒸馏锅炉,一次可以同时加工120吨油料,一年可以加工几万吨。蒸馏后的臭油要经过冷却罐冷却。 据工人介绍,臭油经过简单的蒸馏和冷却,还要进行特殊的净化处理、脱色和脱臭。为了防备执法部门检查,净化处理是在另一个更加隐蔽的地方。随后,记者跟随这个老板又走了一公里多的土路,来到了另一个厂区。在靠近河岸的一艘船上,厂家用浓硫酸、烧碱和其他一些化学制剂对臭油进行净化、脱色和脱臭。 经过脱色脱臭,这家厂炼制的所谓燃料油就加工好了。河边的几艘小船上,已经装好了净化处理后准备拉走的成品油。这些成品油看上去和正规石化厂炼制的燃料油很相似,无色无味。老板说,这种燃料油一般都不达标,根本不能在汽车和轮船上使用。 臭油变身牟利两次 记者调查发现,采用同样的土办法对臭油进行加工处理,炼制所谓燃料油的炼油厂,在周围方圆几公里之内就有三四家。 这些土炼油究竟是通过什么渠道流入市场的呢?一家炼油厂的老板透露:“我们这儿专门有销油的(油贩子),销到武汉、浙江、上海。”据介绍,这些土炼油一般比正规燃料油每吨便宜三四百元,卖到浙江、江苏、上海等沿海地区的一些油驳船或陆上加油站后,被掺到正规燃料油里往外卖。 以几百元一吨回收来的废油经过土法炼制后就以四千多元一吨的高价卖给油驳船或者陆上加油站,这种土炼油与合格成品油掺兑后以合格油价格销售,每吨又可以多牟利几百元。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专家指出,用土法炼制所谓的燃料油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据介绍,我国正规石油化工企业都要对原油进行焦化处理、加氢裂化等提纯工序加工,而这些土炼厂设备简单,工艺落后,生产不规范,没有相应的检测手段,这样炼制出来的所谓燃料油杂质多,积炭重、纯度低,运动黏度、水分、密度等主要指标往往不达标,即使与合格成品油掺兑,也会造成船只、车辆发动机熄火、油路及油嘴堵塞等情况,尤其是海上作业的渔船,一旦使用这种掺兑的燃料油,必定会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来源:本站)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