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1
润滑油信息网
油料是否合格?公司是否配合安监部门调查?合法资质的南方公司为什么出现非法存放汽油的情况?本报昨日报道了本月17日在天回土门新村查获的“黑油库”案中的种种悬疑,昨日南方公司负责人出面解释称,公司油料经营一部业务员邹长华,通过超高报油料损耗方式,私自攒下公司的50余吨汽油非法存放在土门新村本公司的润滑油储备库,准备私自出售牟利。
○“漏”油过程
公司自揭谜底:员工“偷”油
昨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蜀西路46号的南方公司。前天将记者挡在门外的保安主动打开了大门。
在该公司二楼一间会议室,南方公司分管油料的老总邓吉刚以及业务张经理接受了采访。邓总对前日保安阻拦记者进入表示了歉意。他说,本报关于该公司在天回镇土门新村租来的润滑油仓库,被公司员工邹长华用于非法储存汽油的系列报道,是帮公司发现了管理上的漏洞和隐患。
第一步“漏”:没料到润滑油库有偷存
邓总说,南方实业公司下属的油料公司有5个经营部,邹长华是第一经营部的业务员,以经理的身份对外开展业务,从事汽油、柴油、润滑油等油料的进货与销售,去年一年售油量2000多吨。他说,邹长华一直要求有一个仓库用来储放润滑油,以更好地开展业务。公司于今年1月租下土门新村新疆克拉玛依康佳集团的油料库和油料罐。直到4月17日被安监执法人员查处时,南方公司才发现,那个油料库被邹长华用来非法存放汽油。
第二步“漏”:未发现超高报油损
邓总说,南方公司购来的汽油都是放在104、102、931等油库中暂存,卖汽油时需要公司开具出库单才能提取。而汽油在运输、存放过程中会有挥发、脚油等损耗,所以每一次油料交易都会有正常报损。被查获的这批油,正是邹长华利用公司对油料报损的管理漏洞,通过超高报损私自抠出来的。张经理补充说,公司平常主要是对邹长华进的汽油、柴油等油料品质的把关,根本没想到他会抠公司的油,并用公司租来的土门新村润滑油油罐存放。
“漏”油情况:被抠油价值30万元
邓总说,那个油料库当初是以储存润滑油的标准来设计的,用这样的油库存汽油会出现油品质量问题。他还说,安监人员根据现场储油罐容量,估算非法储油为150吨左右,实际上,查获的非法存油为40~50吨,价值30多万元。他表示,邹长华的这种行为给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也给公司的声誉造成极大影响。鉴于需要邹长华配合公司和相关部门调查此事,公司暂时没有处理他。
昨日下午,记者致电金牛区安监局危化科有关官员,准备了解此案的进展情况,该官员让记者与宣传部联系,随后便挂断了电话。本报将继续关注此事。
○对话“内鬼”
润滑油罐存汽油 我干的
昨日下午,在南方公司办公室,多次拒绝记者电话采访的邹长华终于露面。他中等个子,脸色发黑,戴着眼镜,镜片下一双眼睛显得疲惫。采访过程中,他声音低沉,两手不时交替拨弄指头。他称,被安监部门查获的汽油,只有51.46吨,这些汽油是从宁夏宝塔宁州石化有限公司进来的,有产品合格证。
邹长华说,他是成都本地人,2002年进入南方公司。邹承认,这51.46吨汽油,是他采用高报损耗的方式“节约”下来的。由于公司的汽油都是暂存在别的正规油库,要出库必须开公司的出库单,所以他只好把“节约”下来的汽油,存放在土门新村5组境内租来存润滑油的油料罐里。邹说,今年公司要查各经营部的账了,因担心这批汽油被清理出来,就想尽快将油出售,不料在这个关键时刻,被安监部门查获。
以下是记者与邹长华的对话过程。
记者: 这些汽油,你采用什么方式弄来的?
邹:公司从宁夏宝塔宁州公司买了1000多吨汽油,这50多吨就是通过报损“节约”下来的。
记者:将这么多汽油存放在润滑油仓库,你想到过会被查处没有?
邹:没有想到会被执法部门查处。
记者:这些汽油如果卖出去,卖得了多少钱?
邹:卖得到30多万元,自己也想从中得点利。
记者:你认为这种采用高报损耗“节约”油的行为,是否是偷油行为?
邹:是从公司偷油的行为。
记者: 为什么前几次给你打电话,你都不接受采访?
邹:主要是想把事情瞒下来,后来实在也没有办法了,不说(坦白偷油行为)交不了差。
记者:想没想过万一被公司查到咋办?
邹: (无奈地耸肩、摊手)当时如果没有被公司查到,就过去了。
记者: 考虑过自己这样做,对公司的影响没有?
邹:当时自己只想谋点利,这样做对公司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对油库周边居民带来安全隐患,给公司声誉也带来很大的影响。
记者:你这样做,对你个人有没有影响?
邹: 公司要追究经济责任,职务方面也要受到很大的影响。其他责任现在说不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