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破窗效应”还有多

 2016-03-21  润滑油信息网
北京中石油近百家加油站小小的让利活动,一石击起千层浪,引起了媒体的热烈追捧和舆论的广泛关注。坊间评论喜出望外,称“石油巨头大打价格战”。3月13日的晚报“锦江评论”也发表作者东方愚的评论,对此进行了充分肯定并寄予厚望,认为将“对市场竞争态...

    北京中石油近百家加油站小小的让利活动,一石击起千层浪,引起了媒体的热烈追捧和舆论的广泛关注。坊间评论喜出望外,称“石油巨头大打价格战”。3月13日的晚报“锦江评论”也发表作者东方愚的评论,对此进行了充分肯定并寄予厚望,认为将“对市场竞争态势起到一定的刺激与助推作用”,有望带来油品降价的“破窗效应”。

  然而,在笔者看来,中石油的这次降价活动其实被舆论过度解读了。我看不出,一次普普通通的让利促销活动,能带来油品持续降价的“破窗效应”。

  须看到,这次中石油的降价行为,只是在北京分公司旗下的近百座加油站启动,然后有少数中石油地方分公司跟进。这说明对于统一的全国性的降价行动,中石油本身无意启动,这无疑令其意义大打折扣。至于媒体夸大其辞的所谓“石油巨头打响价格战”,则是一厢情愿。因为另一个石油巨头——中石化根本无意跟进,目前没有任何降价计划。因此,两个石油巨头之间,一个落花既无意,另一个流水也无情。

  实际上,类似的让利促销活动并不鲜见。比如,就在成都,2006年以前,中石化的各型汽柴油零售价,长期都要比中石油的低0.05元/升。很难看出,这次中石油某个地方公司的降价,和以前石油巨头地方公司的降价促销行为有本质不同。

  不同的是选择的时机。2006年12月11日我国宣布对外开放国内原油、成品油批发经营权。国家商务部公布的两个有关“办法”,也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外资企业涌入国门,民间资本也跃跃欲试。一个竞争的油品市场似乎指日可待。在这个关头,中石油北京公司的降价行为令人浮想联翩。

  然而,一个竞争的油品市场不会来得这么简单。尽管油品批发经营市场在开放,然而石油上游市场,却还是垄断的磐石一块。由于外贸权没有放开,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成品油经销企业只能通过几个大公司获取油源。石油巨头掐住油源,就掐住了市场的咽喉。这才是油品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看到,在中石油地方公司降价之后,正待市场扩张的民营加油站却不敢跟进,就是因为怕“得罪”巨头,吃不了兜着走。在这种情况下,石油巨头的降价行为甚至有可能成为进一步垄断市场份额,挤压民营资本的手段。

 

(来源:本站)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