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加紧筹建石油产品等四大原材料交易中

 2016-03-21  润滑油信息网
据广州市经贸委有关人士透露,广州正引入国际期货交易及仓单抵押等现代化手段,加紧筹备构建石油产品、粮食、金属材料和煤炭四大原材料交易中心。 四大中心目标定位均为:立足广东、辐射华南、影响全国,积极推动形成四大原材料现货的“广州价格”,从而增...

      据广州市经贸委有关人士透露,广州正引入国际期货交易及仓单抵押等现代化手段,加紧筹备构建石油产品、粮食、金属材料和煤炭四大原材料交易中心。   四大中心目标定位均为:立足广东、辐射华南、影响全国,积极推动形成四大原材料现货的“广州价格”,从而增强广州的工业竞争力和经济辐射能力,强化广州作为珠江三角洲和华南中心城市的地位。   消息人士还透露,四大原材料交易中心之一的华南粮食交易中心目前已基本准备就绪,并将于今年7月份试运行。

  “黄埔价格”的示范效应  “在上述几方面,广州都有构建交易中心的良好基础,”广州市经贸委物流处温世恒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说,“例如石油,广州的‘黄埔价格’在香港及东南亚一带都有很大的影响,也可以说‘黄埔价格’就是‘广州价格’成功的经典之笔。”  去年3月1日,美国普氏(platts)公司,推出了普氏“黄埔价格”。普氏南中国油品市场高级分析师李美龄(Angelina Lee)介绍说,普氏黄埔价格体系,标志着中国石油市场与国际价格进行了连接,也将使中国黄埔成为世界石油价格的窗口。同时,“黄埔价格”作为现货价格,还可与以后的期货价格一起,成为中国石油贸易商的交易指引。  事实上,广东是我国最大的燃料油消费和进口省份,2002年燃料油消费量为1500万吨,占全国消费量的44.12%,进口燃料油1280万吨,占全国进口量的60%,同时广东也是全国最大的石油产品消费市场,成品油消费占全国的五分之一,燃料油消耗则占全国的33%。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成品油消费国,中国对石油需求旺盛,正在改变全球石油贸易和计价格局。而作为石油中转储运实力居国内之首的广州,一直是我国最大的油品中转储运口岸,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在此基础上建构的“广州价格”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  而另一方面,近日广东省政府发布《广东省石化工业2005-2010年发展规划》,提出在惠州、茂名、湛江或珠海等地选点建设国家储备油库的计划,也为建立广州石油产品交易平台提供了新的支持。  惠州、茂名、湛江及珠海这四个国家储备油库候选基地,分别有石化产业的“宏大”背景:总投资达147亿元的中海油南海石化1200万吨炼油项目正式落户惠州;湛江是目前中国南部石油进口大通道及油品储备和交易中心;茂名拥有我国首家千万吨级炼油基地——茂名石化。  据广州市经贸委透露,广州目前已确定联合中石化、中石油国内两大石油巨头以及本地大型企业一起建设油品交易中心。  “广州石油产品交易中心将由油品供应和储存企业为发起人筹备建立,目标是要打造华南地区基准价格。”温世恒表示。

  构建平台的现实基础  作为国内最大的金属材料消费市场,广东珠三角地区已经成为“中国制造”最重要的地区和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之一,除原油外,煤炭和金属材料的消费也持续高速增长。2002年各类钢材消费量已达2300万吨,有色金属销售量占全国的四成多,而珠三角的钢铁产品几乎都经广州输送出去。  在广东的主要能源消费中,90%的煤炭、86%的油品需从外省调入和进口。统计数字显示,预计今年广东煤炭消费量将达到8471万吨,比去年增长9%,调运量将达到9200万吨。  广州市经贸委有关负责人还透露,筹建中的南方煤炭交易中心目前正在积极的选址当中,国内最大的煤炭集团也已成为合作伙伴。广州煤炭交易平台将以广州发展集团、广州港集团、广州燃料集团为主体,整合广州煤炭物流资源,通过公开竞价,运用市场规律调控煤炭价格,降低交易成本,形成集运输、仓储、交易和信息服务等环节于一体的煤炭物流龙头企业,并最终借助现代期货交易手段,形成南方煤炭交易中心。  此外,金属材料交易平台将由广钢集团牵头,在现有钢铁物流电子商务平台的基础上建设。  广州金属材料交易平台的建设将面向华南地区冶金产品市场需求,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将逐步形成“产业聚集龙头”,并最终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冶金产品物流中心。预计该中心5年内营业额将达200亿元以上。  “实际上,广州构建区域性原材料交易中心,推出‘广州价格’,与广州市委市政府的宏观定位密不可分,”广州市政府一位权威人士表示,广州市委书记林树森近期就指出,从经济总量、城市功能、枢纽性基础设施来讲,广州作为华南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毫无疑义的,一直以来广州的经济总量都排在上海北京之后,名列全国第三。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广州在经济的辐射面上和影响力上应该更加有所作为。”这位人士表示。

(来源:本站)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