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1460天中,一朵由红黄两色构成的“宝石花”,以其简洁、醒目的视觉效果,映入人们的视野。这朵代表中国石油集团和旗下知名产品标识的 “宝石花”,已越来越深地植入公众和用户的记忆。
“宝石花”,中国石油新名片
像所有国际大公司都有自己统一、独有的标识一样,中国石油也把设计、使用统一的企业标识作为一项特别重要的工作。上世纪90年代,中国石油加快了向国际市场进军的步伐,那款由黄红两个半圆和CNPC四个英文字母组成的企业标识,作为当时的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形象出现在员工服饰、所属企业的装置上。1998年集团公司重组上市后,集团内部曾出现过多种标识共存,无形资产的潜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情况。到2004年,统一企业标识的工作被提到重要日程。
其实,一个公司更换企业标识是正常和通行的作法。在国际能源界,著名的壳牌石油公司为了适应不同时期人们对标识的审美要求和企业本身发展需要,在过去的100年间先后对那只“贝壳”标识做了6次修改,经历了从具象到抽象,从繁琐到简捷,从散乱到标准的过程。近些年,联想、UT斯达康、腾讯、英特尔、柯达、中国联通等公司也陆续更换了企业标识,究其原因,都与树立全球大公司形象,寻求社会认知度有密切关系。
那么,什么样的标识才能体现中国石油的企业理念,才能与中国石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相符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和中国石油企业标识的设计者张武先生在谈及设计思想时说,太阳是万物生长的源泉,与以石油天然气为主导的能源企业相吻合;昆仑山是中国的著名山川,博大而厚重,与中国石油的企业地位相称;红黄两个主色和国旗色一致,寓意中国石油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企业。在这种思路下形成的具有中国传统对称美的“宝石花”标识设计,得到了中国石油的肯定和认可。
关于中国石油统一企业标识,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培育知名品牌产品方面产生的意义,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润生说,标识,作为一种直观的特殊联系方式,在社会活动与生产活动中到处可见。大到国旗、国徽,作为一个国家形象的标识,小到一个企业的标识和徽章,都具有任何语言和文字难以准确表达的特殊功能。作为一个企业,即使拥有多方面的优势和雄厚的资源,但若不能形成品牌竞争力,就很难被消费者认知,更不会在市场上有号召力。中国石油在2004年12月26日统一使用了新的企业标识,就是为了在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和市场竞争中,让“宝石花”直观、形象地代表中国石油,冲破语言、文字等方面的障碍,达到宣传中国石油企业形象,提升中国石油品牌价值,扩大旗下产品知名度的效果。积极推广,规范使用好新标识,让“宝石花”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绽放,不仅是提升中国石油企业形象的需要,更是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需要。
现在,“宝石花”已经成为中国石油的一张新名片。
“宝石花”,赢得广泛市场信誉
中国石油使用新标识“宝石花”后,企业以统一形象面向社会,产品统一着装进入市场,品牌效应凸现。
多年来,中国石油一直努力追求卓越的产品质量,不断为社会提供优质石油产品,华字牌石油天然气输送用焊接钢管、吉合牌ABS树脂等多种产品先后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七星、大庆、飞天牌内燃机用润滑油2003年同时获得中国名牌产品。金兰、大庆、宁化、天池牌尿素,宏盾牌塑料薄膜,中字牌螺旋缝埋弧焊钢管,油龙牌水泥,欢喜岭牌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都在不同年份成为国家免检产品。但是,众多优质产品分别打着不同招牌进入市场,根本无法形成整体强势与合力,因而很难做出名气来。
2005年1月1日,股份公司生产的石化产品统一使用昆仑牌商标,原有各种产品商标停止使用。按照规范“着装”的昆仑牌产品一进入市场就引起广泛关注。到2007年,集团公司上市与未上市企业生产的所有具备条件、标准和规范的炼油化工产品,均统一使用“昆仑”品牌。从此,一个品种多、规模大、质量好、形象统一的中国石油昆仑牌石化产品大军,开始在国内外市场上列队前行。
炼油与化工分公司化工产品销售处处长陈磊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石油所属炼化企业生产了很多优质化工产品,但都是以各自不同的品牌散落在各个市场的不同区域。尽管很多产品的质量得到用户认可,也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品牌名称过多,相当数量的用户在选择产品时会局限在自己熟知的牌子上,一些质量更好的新产品推广起来非常困难。现在不同了,中国石油的昆仑品牌已经成为高质量、有保证的招牌。统一产品标识,对昆仑品牌内涵扩展,对中国石油企业形象的提升,都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如果说过去人们只能告诉你哪个企业的哪个牌子产品好,现在他们会说,只要看到“宝石花”,就知道是中国石油的产品,是值得信赖的产品。
昆仑润滑油是中国石油的传统优势产品,拥有中国石油70%的资源基础与多年军用润滑油研发生产的科技实力,2001年诞生以来就在高端市场与国外品牌展开激烈竞争。当时有媒体称,中国石油赋予了“昆仑”不凡的气度,“昆仑”横空出世注定润滑油高端市场的硝烟突起。在经历了2004年南极冰穹零下50摄氏度的低温、2005年戈壁沙漠昼夜温差近20摄氏度实地考验后,昆仑润滑油能够征服冰、火两重天的事迹在业内传播开来,其“关爱机器”的能力得到中国科学考察界和汽车运动界的认可,品牌地位在广大消费者心中迅速提升。“昆仑”也顺理成章地在2005年当选为CCTV“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在2006年以20.83亿元的品牌价值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在第三方机构2007年、2008年的市场调查中,昆仑润滑油又在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品牌忠诚度和品牌满意度上抢占鳌头。
品牌战略在实施中进展迅速。2006年,中国石油旗下的“昆仑润滑油”、“昆仑尿素”、“昆仑石蜡”分别被评为中国名牌。“昆仑”品牌对市场的影响力和企业形象提升发挥了巨大作用。
“宝石花”,凝聚百万石油员工
2008年8月8日,长庆油田的杨华专程到北京观看奥运会开幕式,当他走出地铁奥运村站时,迎面撞入眼帘的是悬挂在中国石油展厅外的“宝石花”和飘扬的司旗,一种亲切和自豪感油然而生。红黄两色构成的“宝石花”在绿色草皮的衬托下分外醒目,吸引了经过此处的中外宾客的目光,听到人们嘴里不停叫到中国石油、CNPC的名字时,杨华顿觉作为中国石油一名员工格外荣耀。
2005年5月30日,中国石油与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签署了原油和天然气赞助协议,正式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合作伙伴,“宝石花”从此加入了全力支持北京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赞助商行列。广大石油员工争相为支持北京实现“绿色奥运”做贡献,无论是奋战在油田勘探生产一线的钻井工、采油工,还是工作在科研岗位的技术人员,或是坚守在炼化、销售系统的员工,都把支持北京奥运视为己任。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发布现场,在奥林匹克展示区,在残奥会赛场上,无数个舞动着“宝石花”的中国石油员工在光荣与自豪的同时更加热爱自己的企业。
集团公司统一标识至今已经4年,在这短短的4年时间里,“宝石花”在集团公司广大员工心中,已不仅仅是一个企业标识,而是他们的骄傲和荣耀。一位员工用下面这首诗,表达了石油员工对“宝石花”的热爱:
激情的红色,
是石油人的热血,
辛勤地灌溉着宝石花倾情绽放的每一寸土地。
活泼的橙色,
代表着石油人每一个灿烂的微笑,
让被服务的每一名顾客感受到她的魅力与温暖。
金灿灿的黄色,
象征着石油人金子般的心,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心系社会和祖国。
中国石油河北销售分公司员工王恒博说,自我走进了中国石油这个大家庭里开始,就想默默地为“宝石花”增光添色。中国石油让我魂牵梦绕,我无悔无怨。每次出差或假期外出,在视野里都会无意识地搜寻着“宝石花”,看见“宝石花”心就找到了依托,因为那里就是中国石油人自己的家。记得有一次,骑车去同学家送点东西,回来的时候天已经很晚了,加上路不熟,迷失了方向。正在焦急之中,忽然想起来的时候在路边曾看到过有一个中国石油加油站,于是我加快了蹬车的节奏,向着记忆中的加油站猛骑。当我骑得浑身出汗时,茫茫底色中,一朵闪烁的“宝石花”闯入了眼帘,“中国石油”四个大字镶嵌在高大的加油站罩棚上,一颗紧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是啊,每当看到“宝石花”,就想到我们中国石油加油站热情的服务,工作人员灿烂的笑容,心里就暖暖的。
随着时间的延续,“宝石花”的凝聚力越来越强。如今,无论是在茫茫戈壁、浩瀚的沙漠,或是藏北高原、渤海湾畔,无论是在百万石油大军的工装上,还是在巍巍钻塔、储油储气罐上,人们都能看到盛开的“宝石花”。无论是在世界石油大会的国际论坛,还是在遍及五大洲的商务谈判桌上,“宝石花”的出现,都让世界看到中国石油正以越来越强的实力参与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