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7
润滑油信息网
《品牌中国——济南轻骑用创新产品制造市场》2005年圣诞夜,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几天后,济南轻骑(以下简称济南轻骑)全公司都在传看这部造成VCD的专题片。济南轻骑常务副总栾健说:“片子播出后各方面反映都不错,但是,我们并没有光看热闹,我们是上《品牌中国》栏目的第一个摩托车企业,我们一直在自我激励:为什么济南轻骑是第一个。”
有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摩托车产量1980万辆,已连续9年居世界第一。但是市场虽大摩托车生产企业也多得出奇,据说有两百多家,市场集中度非常低,并且依然呈下降趋势。说到底摩托车行业又是个大而不强,看别人脸色过日子的行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品牌中国》选择济南轻骑,作为第一个上该栏目的摩托车企业就更耐人寻味了。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品牌中国》 在新闻特点上,秉承“实效信息观”的概念,也就是做有用的新闻。从行为层面讲,就是将有效的信息转换为行动决策的参考。栏目素以把握中国经济脉动和前瞻产业趋势,透析品牌信息著称。《品牌中国》栏目精神理念的外化,为选题组选择济南轻骑提供了某种默契。2005年济南轻骑不吭不响地做到了令同行艳羡的业绩。恰好应了一句老话,水到渠成,关注中国经济的《品牌中国》也被济南轻骑的成绩吸引,于是便有了中央台记者的泉城之行。说到成绩济南轻骑并不是行业老大,销量仅排第九。但正是这“一般”的业绩却反映了中国摩托车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基本实力和产品差异化运用的能力。
济南轻骑为了积极适应国际市场的最新需求,大力实施、推进动力创新和提升,强制润滑、强制增压、数码点火等集成创新技术(均获省部级以上技术成果鉴定)陆续运用到发动机的制造方面,全面提升了动力的功率、寿命、排放等综合性能。国外有媒体评论:中国济南轻骑将125CC发动机的技术改进和升级做到了极致。不断将创新技术运用到发动机性能的提升上,并且为市场所接受,是《品牌中国》选择首家摩托车企业——“济南轻骑”的原因吧!
为整车配备“一颗强有力的心脏”绝不是“济南轻骑”忽悠消费者的口号。以往国产发动机的研发能力差,根源是缺乏发动机和传动装置的整体考虑;生产工艺落后,比如机械加工精度低,装配工艺落后。为了解决发动机的问题,济南轻骑将发动机和传动装置作为一个系统,进行了多年的实验室匹配试验和路试;花巨资引进高精密多轴数字加工机床和装配生产线;引入先进的管理、产品质量控制系统。产品创新和研发是济南轻骑每年和永远的第一任务,每年将销售收入的3~5%作为技术和产品创新的费用,并建立了与欧洲、日本、台湾著名企业的技术合作关系。目前济南轻骑已建成“国家级技术中心”(行业仅6家企业)和博士后工作站,与台湾合资建立济南轻骑宙庆设计院,并同时与日本、巴西、意大利、德国等发达国家企业保持了良好技术合作关系,产品创新已经成了上市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科学体制。
巴西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本田、铃木不是苍白口号能够抗争的。在巴西国内的弯梁车评比中,“济南轻骑”豪马在同排量摩托车里,超过日系品牌,以70.5的总分高居第一位,是巴西国内的弯梁第一车。德国为摩托车制定了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德国人绝不允许耍小聪明、打擦边球这样的伎俩辱没了人家的百年招牌。早在四年前,国内首家通过欧洲认证摩托车企业就是济南轻骑,并且还是目前国内企业获得欧洲认证最多的企业。2005年“济南轻骑霸天龙、四冲程50系列”,在国内同组别出口数量排名第一。四冲程50产品已经成了德国市场上“中国造”的标志性产品。
对济南轻骑、对中国摩托车行业而言,问题永远大于成绩,整体技术实力、营销策略和市场成熟度等所有客观条件都比不过国外竞争对手,没有强烈的居安思危意识将会导致摩托车行业不进反退。济南轻骑总经理李树意颇有感触地说:“成绩都是过去,看完片子后觉得,中央电视台这样有政策、资源优势的单位,为了吸引观众,都在不断的改版,进行节目形式、内容的创新。济南轻骑更应该在持续创新的基础上,继续采取市场异化策略,避免摩托车行业的价格战。由于我们国家整体的工业基础落后西方发达国家,所以我们只能在某个技术领域,做跨越式发展,然后以点带面,形成自己的特色与国外大厂商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