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8日对新华社记者表示,继2006年全国汽车产销量突破700万辆大关后,2007年超过870万辆已成定局,2008年仍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汽车产销可望首次突破一千万辆大关。
在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大国中,目前只有美国和日本年产量超过千万辆。
自从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以后,严格保护多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开始大举对外开放,长期受到抑制的汽车消费出现“井喷”行情,私人消费成为汽车市场主体。中国的汽车产销由2000年的200万辆迅速上升到2007年的870万辆,年均增速高达24%左右。从2006年起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新车消费市场。
董扬认为,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消费结构由衣食为主向住行为主过渡,中国国内对汽车产品有着巨大的需求。展望2008年,国民经济仍将继续平稳快速发展,政府将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着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满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方面,汽车的主导地位极端重要。从市场需求看,目前中国每1000人拥有不到44辆汽车,而全球平均水平为120辆,美国为750辆。中国很多家庭还没有拥有第一辆汽车,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另外,随着中国汽车制造技术水平的提高,其优越的性价比优势逐步显现,中国汽车对海外市场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强。
据中国车管部门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07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只有5696多万辆,占全世界8.5亿辆汽车保有量的6.7%。全世界近八成汽车是轿车,中国轿车占比不到四成,只有2149万辆,其中私人轿车为1521多万辆。
董扬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已经由加入WTO时最让人担心的幼稚产业发展成现在的汽车生产大国,正在迈向汽车强国。但是中国汽车产业也面临着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
为了推进汽车领域的节能减排,中国政府制订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明确规定:引导汽车消费者购买和使用低能耗、小排量、新能源、新动力的汽车,加强环境保护。2006年初,中国中央政府发出通知,严禁各地限制小排量汽车。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乘用车的燃料消耗标准,不符合标准的车辆不得生产销售。中国政府还不断提高汽车排放标准,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水平。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情报所总工程师黄永和认为,要实现中国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一方面要尽快实施相关政策措施,通过油耗法规以及按汽车排量确定购置消费税税率等政策,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经济型家用汽车的开发、生产、普及使用,降低汽车单车油耗。另外,要大力发展新一代节能环保的电喷柴油发动机技术和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同时要加大开发力度、加快开发速度,开发新一代节能和氢能汽车技术,以及电池燃料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