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降价 商家的独角

 2016-01-17  润滑油信息网
进入年关,降价这把利剑就被翻来覆去地挥舞,整个车市进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态,各车型互相影响、互相制衡,好一派狼烟四起的竞争景象。每年一到第四季度,降价促销都会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旋律,今年也不例外。这不,国庆一过,降价“吆喝声”此起彼伏——PO...

  进入年关,降价这把利剑就被翻来覆去地挥舞,整个车市进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态,各车型互相影响、互相制衡,好一派狼烟四起的竞争景象。

  每年一到第四季度,降价促销都会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旋律,今年也不例外。这不,国庆一过,降价“吆喝声”此起彼伏——POLP全系优惠幅度达8000元。购买POLO任意车型的消费者可以得到4000元的保险费,价值3000元的装潢以及1000元的中石化加油卡等优惠。指导价为9048万元的飞度1.3L手动型普通版,优惠达到1万元,指导价为11.68万元的飞度1.5LCVT标准版优惠1.7万元。

  商家一再打出降价的旗号,想借此来吸引消费者,那么商家此举到底吸引了多少消费者?降价效应又如何?

  谈到降价“效应”,尽管车价一降再降,汽车降价的影响力正在减弱已成了不争的事实。一轮又一轮的降价行动,不仅没有令国内汽车市场出现预期的争相抢购场面,反而加重了部分消费者等待观望的心理,“持币待购”让厂商们很是头痛。

  如此发展下去,厂商们似乎将陷于一个怪圈:推新品,老型号的销量就直线下降,不推新品呢,市场份额就要被竞争对手蚕食;降价,车不见得就卖得好,拒绝降价呢,车又肯定卖不动。随着市场发展日益变得理性,汽车业将像国内其他产业一样遇到严峻的挑战。当人们不再把汽车当作一种奢侈品而是当作一个普通的代步工具时,人们的眼光将越来越挑剔。

  降价是经营策略中最原始的一种手段。几年前,在国内汽车市场并不成熟,消费者的购车理念也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价格成为了主导销售的关键一环。国内车商在屡试不爽之后,将其看做了占领市场份额的不二法门,往往在销售疲软时,首先想到的就是降价。然而,反观今天的消费者,虽然商家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价,却产生了一种等待心理,总觉得应该还会降吧,于是持币待购心理坚定。

  根据一项调查的显示,有高达95.82%的消费者认为目前国内中高级车价格并没有达到合理价位,33.38%的消费者选择等待其降到心理价位后才会出手。车商在压力面前,又不得不再次降价。商人总是要追求利益的,面对越来越低的价格,他们也只有在成本上做文章,产生的后果有可能就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到最后,成了一个厂家暗中叫苦,消费者也得不到好处的局面。

  在汽车降价无章可循的时下,买车真的变成了一门“高深”的学问。现在的消费者已经不再简单地为某款车降价而狂喜,也不会为某款新车的上市而盲目购买,面对变幻莫测的汽车市场,消费者的心态已经平稳了很多。

  由于多数厂家在年初都调高了今年的产销目标,因此,今年的年末冲刺不容乐观。在剩下的这2个月时间里,厂家和经销商的压力都会很大,如果除了降价之外再没有新的招术,部分厂商完成今年的销售目标将可能会有些困难。

(来源:本站)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