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摩托车发动机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摩托车工业的迅速崛起,同时摩托车发动机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与国外相比着较大的差距。
1、生产能力
1980年我国摩托车发动机只有几家定点企业,年产量5万台,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主要生产厂家己发展到120多家,年生产能力达1000万台以上,并能生产50mL、55mL、60mL、70mL、80mL、90mL、100mL、110mL、125mL、145mL、150mL、250mL、600m1、650mL、750mL等15种排量,200多种规格的发动机,为推动我国摩托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宏观调控乏力,地方保护盛行,使我国摩托车发动机的布点多、散、乱,同时大部分发动机生产企业不仅生产规模小,管理水平低,工艺装备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因而产品质量差。但是,小企业却由于其负担小,管理成本低,产品以低价、低质推出,占领了不少市场,而正规的国有企业由于负担重,管理成本高,产品尽管质量好,却因为价格高,市场销路不杨。这样,既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又降低了发动机的整体实力,还严重制约了我国摩托车工业的发展。
2、主要零部件
近几年我国摩托车发动机的主要零部件如气缸、气缸头、磁电机、起动电机、离合器、空滤器、消声器、机油泵、变速齿轮、进诽气阀等都实现了专业化大批量生产,质量相对较好,但技术含量高的零部件如化油器、活塞环、链条、轴求、皮带、油封等,与进口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些零部件,不但质量不稳定,且可靠性差,严重制约了发动机的质量指标的提高。
二、我国库托车发动机的发展方向
摩托车发动机新产品开发的主要方向应是发动机的结构简单、重量轻、操作维修方便、功率大、油耗低、排放污染少、经久耐用、运转平稳。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短缺,汽油价格的上涨,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重点应是油耗低,排放污染少。因此,根据国外摩托车的发展动态和我国摩托车工业的现状,预计我国摩托车发动机在未来将向以下六大方向发展:
1、向水冷发动机方向发展
坐式摩托车由于发动机安装在摩托车下面冷却条件差,维修相对困难,而水冷发动机相对可靠、耐用,所以,水冷发动机主要为坐式摩托车配套;目前,日本坐式摩托车水冷发动机所占比例已超过35%,我国台湾省则在50%以上,由于我国坐式摩托车起步较晚,所占比例10%左右,近几年来比例有上升趋势;因此,这种备受青睐的水冷发动机,将成为我国坐式摩托车发动机发展的主要方向。
2、向四冲程发动机方向发展
二冲程发动机虽然具有重量轻、结构简单、功率大等优点,但由于换气过程损失大,使二冲程发动机油耗高和排放污染严重的缺点难以克服。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短缺,特别是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得排放净化难以达标和油耗较高的二冲程发动机将面临被淘汰(近几年来,四冲程发动机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而油耗低、排放污染少的四冲程发动机,将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3、向中大排量发动机方向发展
日本1999年,125mL以上排量的发动机所占比例为44%,而目前我国摩托车发动机的排量95%都在125mL以下,这主要是为了满足中低档消费层次的需要,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摩托车作为娱乐、旅游和竞技等需求将增大。因此,对于能给人们带来新的刺激和享受的中大排量的摩托车及发动机,在未来将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4、向多缸和多气门发动机方向发展
从国外摩托车发动机技术的发展来看,不仅功率越来越大,转速越来越高,而且噪声越来越低,运转越来越平稳,而只有多缸、多气门发动机才能满足大功率、高转速、运转平稳的要求。多气门发动机由于相对增大了进、排气门流通面积,发动机不但功率大,油耗低,且排放污染少,目前我国已有双缸、四气门的摩托车发动机面市,且深受用户欢迎,因此,多缸、多气门发动机在未来将得到较大的发展。
5、向电控发动机方向发展
由于世界能源越来越紫张,社会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发动机的发展面临着在满足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下发挥最佳性能(如功率大、油耗低)的严峻挑战,只有采用电控技术、发动机才能满足这种要求。电子喷射技术能使发动机根据各种不同工况精确地供给理想混合比的混合气及最佳点火提前角,确保发动机获得最佳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指标。因此,应用电子喷射技术取代传统化油器的电控发动机,格逐步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得到积极推广。国内已有少数厂家正在研究、开发和生产(春兰已开发成功,新大洲也正在开发)。6、向陶瓷隔热型发动机方向发展
陶瓷发动机是全新的技术,它热损失小,热效串高,性能优良,但在陶瓷发动机的开发中还存在着一些技术难题,且很难借鉴以住的技术经验,因此,要解决这些难题还需要时间作进一步的研究,但在能源有效利用领域对该发动机的期望很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发动机必将走向市场(珠埠摩托车厂正在开发阁瓷气缸的发动机)。
三、结束语
为促进我国摩托车发动机的健康发展,尽快赶上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国家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宏双管理。对发动机行业进行整顿,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使我国摩托车发动机尽快形成高起点、高品质、专业化和大批量的生产经营格局。由于发动机新产品开发难度大,投入也大,周期长,因此国家应加大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力度,同时,企业也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此外,国家应建立专门的摩托车发动机研制开发中心,各企业应加快发动机技术开发机构的建设,以提高我国摩托车发动机的自主开发能力。相信通过一定的努力后,我国不但是摩托车大国更是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