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鳄掀并购狂潮 中国机械巨头陷两难抉

 2016-01-17  润滑油信息网
日前,全球最大的机械设备制造商——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和厦工集团的收购谈判进入白热化,除了价格上的讨价还价之外,最大的障碍是,卡特彼勒坚持限制厦工以原有品牌出口,而中方则希望保留自己的品牌。 国际大鳄掀起并购狂潮 据专家介绍,上世纪90年代,...

    日前,全球最大的机械设备制造商——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和厦工集团的收购谈判进入白热化,除了价格上的讨价还价之外,最大的障碍是,卡特彼勒坚持限制厦工以原有品牌出口,而中方则希望保留自己的品牌。

    国际大鳄掀起并购狂潮

    据专家介绍,上世纪90年代,跨国并购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0.2%%,大大超过了全球对外直接投资15.1%的平均增长速度;收购与兼并也成为2006年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一个战略性方向。

    2005年10月,我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徐工集团,被美国凯雷投资集团收购了85%%股权。而凯雷的竞争对手卡特彼勒的计划更为庞大。包括厦工、广西柳工、河北宣工、潍柴动力等在内的中国机械制造业龙头,几乎都被其纳入并购对象,且“游戏规则”都要由卡特彼勒制定。

    价值链低端危机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认为,一旦卡特彼勒成功并购厦工集团,就基本上确立了它在中国装载机市场的垄断地位。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慈指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机械制造业,其目的不仅仅是占领中国市场,而是要从根本上消除未来中国企业与之一争高低的可能。”

    现阶段,“必须控股”、“对方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未来收益率必须超过15%%”这3点,已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收购活动的基本要求。在这样的条款下完成并购,核心部分、关键领域、高附加值部分如被外资控制,行业发展就会出现“外大内空”的危险景象。在国际分工中,我国装备制造业,就有被死死钉在价值链低端的危险。

    国内企业的两难抉择

    事实上,品牌之争已成为中外巨鳄争论的焦点。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管益忻教授指出:“世界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品牌的竞争。外资的产业布局,实际上是一种严重的反本土化。”

    面对外资的疯狂进攻,国内企业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技术水平的提高,需要大量资金和人才的投入;另一方面,随着外资的不断进入,特别是在跨国巨头欲主导国内产业的形势下,国内企业的优势并不能长期保持,将形成技术研究缺失又无后续支持的恶性循环。

    专家建议,对于外资并购,我国政府也应按照WTO的非歧视原则,尽快出台有关规定,防止恶意收购。

(来源:本站)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