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美国25%进口汽车关税落地,车企们该如何招架?

 2025-03-28  润滑油信息网
特朗普的“关税大刀”从北美挥向了全球贸易伙伴。特朗普将加征至少25%关税当地时间2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拟对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并计划于4月2日公布具体实施方案。此外,药品与半导体芯片也可能面临同等甚至更高税率,且未来一年内税率...

  特朗普的“关税大刀”从北美挥向了全球贸易伙伴。

0 - 2025-03-28T093104.352.jpg

  特朗普将加征至少25%关税

  当地时间2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拟对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并计划于4月2日公布具体实施方案。此外,药品与半导体芯片也可能面临同等甚至更高税率,且未来一年内税率或进一步上调。特朗普强调,此举旨在为美国企业“争取时间”调整供应链,鼓励其在美建厂以规避关税。

  特朗普目前尚未透露这一关税计划的具体细节,但他长期以来一直认为美国出口汽车在国外市场受到不公平待遇。例如,欧盟对从美国进口的汽车征收10%的关税,而美国对欧洲进口汽车只征收2.5%的关税。

  特朗普的这一关税威胁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其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持续加码。此前,当地时间2月14日,他签署了要求确定“对等关税”的备忘录,目标是让美国与贸易伙伴彼此征收的关税税率相等,试图以此减少贸易逆差,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

  特朗普释放相关信号后,福特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在社交平台表示,赞赏特朗普总统审查所有汽车进口的想法,认为这是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然而,他之前也曾表示,特朗普提出并实施的关税增加了“很多成本和混乱”。

  专家表示,美国此举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体现,会使美国及其贸易伙伴都遭受巨大损失。

  “关税大刀”挥向全球贸易伙伴

  此前当地时间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美国政府此次关税政策的出台,是其保护主义政策的进一步延续。

  此外,根据行政令,美国还将对进口自墨西哥、加拿大两国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加拿大能源产品的加税幅度为10%。此举不仅在国际社会引发广泛反对,也在美国国内受到强烈质疑。

  据央视新闻此前消息,美国《政治报》报道称,特朗普此举将进一步加剧美国与北美、欧洲和主要贸易伙伴的紧张关系。

  报道称,2024年,美国进口了价值4710亿美元的汽车产品,其中包括价值2140亿美元的汽车,价值1920亿美元的零部件以及价值650亿美元的卡车、巴士等特殊用途车辆。按照进口额计算,美国进口最多的是来自墨西哥的汽车产品,2024年达到约490亿美元;随后是日本400亿美元、韩国370亿美元、加拿大280亿美元和德国250亿美元。目前,墨西哥、加拿大生产的大部分汽车可以免税进入美国。

  报道分析称,无论此次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的细则如何,美国此前已经提出了要对墨西哥和加拿大所有产品征收25%关税,因此墨西哥和加拿大原有的进口优惠政策已经“岌岌可危”了。

  华泰证券认为,《美加墨协议》下墨西哥为重点汽车生产出口地区,2024年墨西哥出口约221万辆乘用车至美国。《美加墨协议》(USMCA)于2020年7月1日生效,协议规定汽车在满足一定条件后可在美墨加区域内免税进口。

  据法新社报道,美国政府不仅将关税视作潜在收入来源,还将关税政策作为刺激跨国公司在美国增加产能的方式。有分析认为,跨国汽车制造商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内公布在美新建或扩建工厂的计划。但由于美国政策的多变,制造商面临着制定未来生产计划的困境。

  中国车企出海面临复杂局面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汽车出口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汽车出口同比增长23%至641万辆,登顶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宝座。其中,俄罗斯以115.80万辆出口量位列中国整车出口国家第一,远高于第二名墨西哥44.50万辆、阿联酋33.06万辆。

  汽车出口队伍中,自主品牌是主力军。其中,奇瑞、上汽、长安、吉利、长城、比亚迪表现亮眼。

  然而,随着欧盟筑高新能源“关税墙”、俄罗斯提高“报废税”、特朗普再掀“关税战”……业内人士判断,2025年将是中国出海形势非常复杂的一年。

  法国标致雪铁龙前研发工程师、浅觉深知咨询公司创始人陆盛贇分析道,“中国直接出口到美国的汽车比例很少,对整车厂的影响较小,但对中国零部件企业的挑战比较大。特朗普‘无差别关税’政策对通用、福特、Stellantis影响比较大,他们在美国生产、销售的汽车,很多零部件都是中国企业在加拿大、墨西哥生产的。”

  实际上,中国汽车制造商去年在欧洲市场遇到关税阻击后,已加速着手布局海外基地。奇瑞汽车执行副总经理兼国际公司总经理张贵兵表示,近两年面对中国汽车的快速发展,海外最大的担心是产业。比如欧洲,有大量产业工人和零部件企业,稳产业是他们的最大关切。以意大利为例,当地特别希望中国车企去当地建厂,但前提是雇佣当地工人,使用当地零部件供应商。

  长安、奇瑞站在新一轮技术争夺点上位,开始将其电动化技术赋能合资股东马自达、捷豹路虎,除了在中国市场销售之外,也将逐步走向海外;小鹏与大众、零跑与Stellantis都在进行着类似的反向技术输出合作,更多国际汽车巨头电动化转身,实则“灵魂”被中国车企赋予。“拿钱换技术”的模式,在自主品牌与跨国车企之间轮次交替。

  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亚洲区汽车业务负责人郑赟建议,应在高壁垒、高价值市场中挑选全球品牌塑造和全价值链能力搭建的样板市场,实现重点突破。


(来源:商学院杂志)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