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炼化基地相继建成 中国炼化一体化大步推进

 2021-07-12  润滑油信息网
6月28日,中国石化镇海基地一期项目全面建成,6月30日,盛虹炼化16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中交,两大基地建设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始为年内全面投产做准备。这两大基地均是建立在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基础上,目前我国在建和即将建设的大型炼化项目还...

  6月28日,中国石化镇海基地一期项目全面建成,6月30日,盛虹炼化16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中交,两大基地建设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始为年内全面投产做准备。

  这两大基地均是建立在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基础上,目前我国在建和即将建设的大型炼化项目还有广东石化、中国兵器、裕龙炼化、旭阳石化,共涉及7000万吨炼油、690万吨乙烯、890万吨PX等核心装置,项目的建设将大大的提升我国石化行业炼化一体化率,推动我国实现2025年炼化一体化率20%的目标。

  炼化一体化的推进,是产能调整和产业链调整同步进行的过程,最终实现装置规模化、配置最优化、炼化一体化和成本最低而效益最高的目标,从国内最基础的几个产品自给率就可看出转型的必要。

  以80%左右的产能利用率为合理水平,那么中国的几大主要炼化产品就存在以下3个显著问题:

  1、在产能利用率低于80%的时候,自给率已远超100%,存在装置产能闲置和产品过剩;

  2、在产能利用率超过80%的时候,自给率远低于100%,存在产能不足、需求依赖进口的情况;

  3.在产能利用率低于80%的时候,自给率不足100%,说明装置原料缺乏,原料与产品进口依存度高。

  这3个问题通过新建一体化炼厂可以有效改善,但更重要的还是对现存炼厂的改革。

  新建炼化一体化可以从无到有,一步落成,相对的,原有炼厂的一体化转型就面临更多的困难,当然也有更多的选择。主营单位或更多的考虑整体规划和装置的上下游衔接,民营单位还面临着资金、规模限制和转型产业基础的问题。比如禁止建设1000万吨以下常减压、100万以下PTA、80万以下乙烯等规模限制,就导致许多炼厂被卡在资金不足或者上游装置无法匹配上,即便建成其上游装置也无法给化工装置提供足够的原料。另外传统炼厂长期以来以炼油为核心,没有化工基础,新增化工产业就需要重新开拓市场,甚至需要从头开始建设一条产业链,对资金和市场布局都有较大压力。

  这样的背景之下,民营炼厂的一体化转型就在一条主线之下有了各自的特点。基础雄厚资金充实的炼厂从增建加氢裂化装置开始布局完整产业链,一方面增产石脑油,一方面在减少乙烯等基础化工原料对石脑油的依赖性。若不参与整合重组,中等规模炼厂依托炼油产业聚集地,合资共建大规模的化工装置,逐渐扩展产品多样性;中小规模炼厂和位置不在产能聚集区域的炼厂则倾向于生产专用性强的产品避开主流竞争,或直接增加偏向终端的产品,不再刻意补链和追求原料自给。

(来源:互联网)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