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柴油车国六时代来了 长城润滑油助力卡友“多拉快跑”

 2021-07-06  润滑油信息网
今年7月1日,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标准有关事宜的公告》正式生效,自此,我国全面开始实施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标准,基本实现了与欧美发达国家接轨。新标准“靴子落地”,引...

  今年7月1日,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标准有关事宜的公告》正式生效,自此,我国全面开始实施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标准,基本实现了与欧美发达国家接轨。新标准“靴子落地”,引发重卡用户群体热议。

  “国六重卡增加了DPF会不会很娇气?”、“一定要使用国六标准燃油”、“添加尿素不能一味图便宜,要采用合格的”、“勤清理各种滤芯,避免DPF堵塞”……如今,围绕国六重卡的使用和养护话题全网升温。只不过除了柴油标号,大家关注多集中在尿素的质量,配套柴油机油的问题少有涉及,甚至很多“老司机”对机油选择无感,坚持什么便宜用什么,修配厂供应什么用什么。

  难道长城润滑油等品牌迎接国六进行的标准和配方升级,都是无的放矢?

  小编觉得有必要进行一些基础科普,下面就结合近期几款经典柴机油的升级情况,和大家聊聊从国五到国六,重型柴油车机油的变与不变。想要爱车皮实耐用?想继续多拉快跑?建议关注!

  “国六”标准史上最严 环保配方机油成刚需

  和国五标准相比,重型柴油车国六标准最大的变化,就是“氮氧化物和颗粒物限值分别减低77%和67%。”通俗的说,国六堪称史上最严的排放标准,为保证重柴尾气更加清洁,车辆必须额外加装DPF等排放处理装置,保证排放达标。有老师傅将之形象的比喻为“给排气管套上了N95口罩”。

  要知道,这款“口罩”含有很多稀有贵金属,因此会特别“挑食”,不仅配套使用的燃料和尿素必须合格,润滑油相关指标也马虎不得。以经常出现的“DPF堵塞”问题来说,相信很多卡友对这个话题也不陌生。过去的机油配方中,添加剂含有大量的硫、磷以提升抗磨性。这样的机油和柴油混合燃烧会产生一种灰分物质,它就是堵塞DPF的罪魁祸首。

  所以,长城润滑油尊龙系列升级的洁净润滑油配方,主要特征就是低硫、低磷、低灰分,目的就是通过低灰分环保配方,帮助延长车辆DPF和SCR装置使用寿命。可以说,随着国六重柴车辆的普及,低灰分机油也将成为卡友标配。

  要环保 更要性能 “油压稳、更强劲、更持久”一个不能少

  除了排放标准的大幅升级之外,在基础润滑性能方面,由于新一代“国六”发动机动力更先进,相对来说对配套润滑油的品质也有更高要求。

  事实上,前文“什么便宜用什么,修配厂供应什么用什么”的观点,无论在国六时代还是国五时代,都没有任何科学依据。首先,有经验的卡友会非常关注爱车油压和动力输出状况。重卡使用环境一般都是长途高负荷运转,油压不稳容易造成油道堵塞,严重还会损坏机油压力传感器,甚至出现拉缸抱瓦等情况。此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长途行车经历的路况和气候环境复杂多变,对车辆工况也有较大影响,一旦润滑不良,发动机动力输出不平稳,甚至会出现异常磨损。因此,在卡车司机群体中一直保持口碑的长城尊龙系列,就是以抗剪切力好,高低油膜温黏度保持好等优势获得的用户信任,不仅对发动机保护好,油压稳定不亮红灯,还显著延长了发动机寿命。

  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就是机油的长效性,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即使使用较为廉价机油,但适当缩短换油周期“勤换”,可以大幅节约成本。然而精明的老司机都会算一笔账,购买机油仅仅是其维护成本的冰山一角,换油保养造成的停驶停运,在运输旺季造成的无形损失,远大于机油成本。以一名货运司机一年行驶30万公里计算,普通柴机油3万公里一换,需要更换至少10次机油,使用长城尊龙T600 CK-4机油,6万公里一换,换油5次即可。如果换成今年全新升级上市的尊龙T700 PLUS柴机油,换油周期达到12万公里,保守估计一年换油3次即可,节约的滤材、工时和无形时间成本,都可以换算成车主和运输企业的直接经济效益,难道不香么?

  多拉快跑难?选对机油至少成功一半!

  最后,考虑到国内路况复杂、车辆负载大的实际情况,从“国五”到“国六”,“油压稳、更强劲、更持久”是实现“多拉快跑,降本增效”的不变法则。而随着“国六”排放标准的升级,低硫、低磷、低灰分环保配方也成为机油选择的刚需。

  以长城尊龙柴机油来说,T600系列和T700 PLUS系列都符合API CK-4标准,同时采用了高品质基础油以及环保配方技术,有效保护车辆DPF和SCR等后处理装置,足以满足国VI和国V车辆润滑要求。其中T700 PLUS采用合成基础油,品质更好,尤其是长效性非常出众,达到了T600的一倍。

  通俗的说,选择T600可以吃饱,T700 PLUS可以吃好,结合自己实际需要选择即可。小编认为,尽管“国六”标准落地给车辆养护带来了一些挑战,但是只要应对得宜,“多拉快跑”没有问题,这不,润滑油厂商就想到了大家前边,早就准备好了“不堵DPF”的新机油,大家说对不对?

(来源:互联网)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