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来临|召回大增,汽车厂是否在亡羊补牢?

 2021-03-15  润滑油信息网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315,车企和公关们貌似有些紧张了。不仅仅因为 " 大考 " 临近,更因为谁都不想中枪。你有没有发现,近期的汽车召回公告明显在增加?今年 1 月,国内汽车召回创下 19 个月来的单月召回数量新低,10 家车企共计备案召回乘用...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315,车企和公关们貌似有些紧张了。不仅仅因为 " 大考 " 临近,更因为谁都不想中枪。你有没有发现,近期的汽车召回公告明显在增加?

  今年 1 月,国内汽车召回创下 19 个月来的单月召回数量新低,10 家车企共计备案召回乘用车 73864 辆。但与春节相伴的 2 月,汽车召回量猛增 8 倍有余。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今年 2 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计发出 11 起召回公告,涉及 10 家车企 23 款车型,累计召回车辆达 621224 辆,不仅环比猛增,同比也有大幅增长。

  2020 年,国内汽车召回呈现出怎样一种状态,我们回顾一下。

  零配件供应商问题引发更多召回

  从 2018 年开始,高田气囊缺陷导致的汽车召回事件显现,且这不仅仅是国内召回,影响遍及全球汽车厂商。零配件供应链质量问题在汽车市场上引起的波澜仍在持续。从 2020 年开始的汽车智能芯片短缺一事上,我们也能看出端倪。

  整理 2020 年召回数据显示,日系品牌 2020 年累计召回 3008806 辆车,占据全年召回总量 45.43%;包含 BBA 在内的德系品牌累计发布 49 次召回公告,共召回 1435956 辆,其中奔驰和宝马是榜单中召回次数超过 10 次的品牌;美系品牌共召回汽车 1065218 辆,占比 16.09%;自主品牌共发起 13 次召回,累计召回 365006 辆,法系、韩系等其他品牌召回的占比不足 4%。

  日系品牌召回数量巨大,并非车辆质量存在怀疑,而是再一次的 " 零配件惹的祸 "。

  据悉,大部分日系品牌主要召回原因是燃油泵隐患而可能导致车辆中途熄火,涉及到丰田、本田、雷克萨斯、三菱、马自达等多个日系品牌。要知道,很多日系品牌采用的零部件来自同一供应商,而这些车企召回的车辆所采用的燃油泵均来自日本电装公司。

  新能源车带出 "OTA 隐性召回 "

  2020 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成为唯一同比增长细分市场。市场上也有越来越多的造车新势力登上舞台,随之而来的产品问题也相继曝出。

  据统计,2020 年新能源汽车召回共计 8.81 万辆车,涉及企业共 21 家,同比去年暴涨 161.79%。其中,特斯拉、理想、威马、极星和零跑五家造车新势力共发起 8 次召回公告。

  在 2019 年前," 新能源汽车自燃 " 成了市场关注热点,一度让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又爱又怕。但随着技术发展,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越来越少,有关动力电池的问题也逐渐降低,随之而来的是汽车硬件上的问题。

  2020 年,特斯拉 Model S、特斯拉 Model X 和理想 ONE 是新能源车召回的主要力量,召回原因是底盘悬架等问题,累计召回 5.89 万辆,占比高达 66.85%。可见,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产品品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本应是常规的回厂硬件解决的问题,却因新能源车自带的 " 智能 " 属性变了规则。

  截止 2019 年,中国市场因软件问题召回的车辆多达 683 万辆,其中 79% 的车辆选择用  进行召回。因此,在 2020 年 11 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一则《关于进一步加强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召回监管的通知》。

  因此通知第一条就指出,所有 OTA 均必须按《召回管理条例》和《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向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这意味着:主机厂无论是推送修复缺陷的软件,还是日常更新软件,都要按照 " 召回 " 的要求向总局备案。

  " 知名 " 豪华车的底线被拉低

  2020 年豪华车市场仍旧销量高企,同时导致的质量问题增加,口碑下滑也一并出现。其中,奔驰夺得 " 年度豪华车召回冠军 ",位居第二的是,贴着 " 安全性 " 标签的沃尔沃。这确实让人意外。

  在 2019 年,奔驰就以召回数量最多、召回次数最多,在国内汽车品牌召回排行榜中夺冠。2020 年奔驰质量问题依然不少,共计备案召回 21 次,数量超过 80 万。召回原因五花八门,有保险丝盒连接不规范,影响发动机等部件功能、安全带锁扣移位,后排中间位置无法正常系安全带、油箱加注管破损,加油时会漏油、发动机供油管密封性不合格,有起火风险等。

  最重要的是,奔驰事关发动机机油泄露的召回事件就有 7 起,占到 1/3,且召回涉及车型覆盖面广,涉及奔驰进口 G 级、S 级、AMG GT、A 级、GLE SUV、C 级、GLC SUV、E 级、CLS 级和部分国产奔驰等众多车型。

  在 2020 年 3 月份,沃尔沃因 "ASDM(主动安全主控模块)软件存在兼容隐患,或导致主动安全系统受限 " 而召回车辆超 15 万辆,一举 " 登顶 "3 月召回榜单。

  2020 年保时捷在国内市场召回规模也达到了 11.82 万辆,位居排行榜第五位。而 2020 年保时捷在华累计销量也不过才 8.89 万辆。召回车辆数量相当于全年销量的 1.3 倍。不得不说,超豪华品牌的品质也不敢恭维。

  我们赞同召回,拒绝亡羊补牢

  有关汽车召回,已经在消费者中形成一个思维共识:车企发现车辆问题,快速有效召回,肩负责任,承担责任,值得点赞,召回是件 " 正能量 " 的事。

  消费者不会无缘无故投诉,他们也深知汽车由上万个零件组成,生产链、制造过程复杂,因此召回原因多种多样。厂商主动召回,并不代表产品质量下降,但足以体现车企对产品品质的关注。

  但在 "3 · 15" 临近之时,太多厂商的 " 主动召回 " 不免让人疑惑,是问题发现的晚,还是企业觉悟的早,或是另有盘算?

  2021 年 2 月发布的召回公告就有 60 万台车,除了北京现代占据大半之外,BBA 品牌均有上榜。其中,一汽 - 大众召回量超过 12 万,内含大众与奥迪品牌车型。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关于 A6L 以及进口 A6 Avant、A7 的召回,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开展的。

  试问,如果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还未启动调查,召回会在榜吗?

  俗话,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但亡羊之训,该是谁来告知;补牢之事,该是损失多少只羊?国家监督机构不一定是个时刻在线的监督员,媒体也未必时刻嗅到狼来的味道,消费者必定也不愿是那 " 损失的羊 "。

(来源:甲乙丙丁汽车后市场互联网)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