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桶油”增储上产受阻油价暴跌,中国石油产量再度下滑?

 2020-04-02  润滑油信息网
迫于油价暴跌,“三桶油”不得不调整仅实施了七分之一的“增储上产”计划。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增储上产是中国石油产业现阶段的基本方针,不会动摇。“三桶油”只能适应低油价,降...
  迫于油价暴跌,“三桶油”不得不调整仅实施了七分之一的“增储上产”计划。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增储上产是中国石油产业现阶段的基本方针,不会动摇。“三桶油”只能适应低油价,降本增效地执行这一战略。但上游缩减投资的结局往往是储量产量双降。上一轮油价暴跌之后,中国原油产量连跌三年,直到2019年提高勘探开发力度后,原油产量才止跌回升。“三桶油”此次再度削减资本支出,意味着原油产量很可能又将回落。 “三桶油”降本增效的手段并不多,压缩油服成本是主要途径。这一轮低油价的冲击,预计比2014-2016年油价大跌造成的影响更大。

  

 

  1 如何保障“增储上产”?

  “三桶油”实施“增储上产”的七年行动计划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在油价暴跌的情况下,“三桶油”上游业务盈利能力大降,增储上产计划又将如何保障?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如果算上全部的成本,“三桶油”除了中海油的个别高产项目,其他的原油生产成本均高于40美元/桶。 增储上产的前提是上游业务要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三桶油”必须降本增效。 中石化股份公司总裁马永生在业绩发布电话会议上坦言,低油价对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的确带来了挑战。中石化将不断优化上游投资结构,采用多产高效益原油等方法来应对低油价,提高上游抗风险能力。 在诸多优化投资、压缩成本的路径里,压低油服费用被认为是降本增效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径。 赵争光说,石油企业压缩上游投资计划后,必将压低油服企业的价格。已经签好的小项目一般不会受此影响,但那些高预算项目受的影响会比较大,比如做钻井、压裂的油服企业可能会被要求缩减工作量。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三桶油”整体降本增效的难度较大。国际能源战略学者陆如泉认为,中国的石油公司,控制成本的手段比国际同行要少很多。比如,国企不能随意裁员,不能自由地退出一些低效无效资产,也不能自由地消减和增加产量。国有石油企业除了按照市场规则生产经营,还需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但中石化一位不愿具名的上游行业资深人士说,低油价时期的增储上产肯定很难,但反过来想,这也是对上游行业降本增效的倒逼机制。在此阶段,上游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更高。

  2 中国石油产量会再度下滑吗?

  从上一轮油价大跌的经验看,低油价使得“三桶油”纷纷压缩上游投资,导致中国原油产量下滑。如今,相同的场景再度出现,中国的原油产量是否会再度下滑? 2014-2016年,国际油价下跌70%,“三桶油”的净利润大跌。2015年,中石油净利润同比下降65%,中石化净利润同比下降32%,中海油更是下降了66%。同时,其勘探开发投资大幅下滑。2015年,中石油在勘探与生产板块资本支出1578.22 亿元,同比下降28.7%。中石化勘探及开发板块资本支出 547.10 亿元,同比下降32%。中海油2015年的勘探开发支出为584亿元,同比下降37%。2016年相关数字进一步下滑,直到2017年才开始回升。 在此情况下,2016-2018年中国原油产量连跌三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中国原油产量分别为1.99亿吨、1.91亿吨和1.9亿吨,分别同比下降7.4%、4.1%和1.3%。2018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首次突破70%,升至70.9%。 到2019年“三桶油”提出“增储上产”七年计划之后,中国原油产量止跌回升。2019年,国内原油产量 1.9112亿吨,同比增长1.0%。 如果按照“三桶油”原来的投资计划,中国的原油产量有望将在2020年继续增长。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去年9月表示,中国原油产量从2019年开始逐步回升,到2022年产量将恢复到2亿吨。 “三桶油”今年的资本支出具体削减多少,还要看国际油价的走势,他们目前的表态是保持原油产量稳定。无论如何,这是一项战略任务。 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希望通过制度改革,鼓励“三桶油”之外的企业加入石油上游行业。此前,中国已经对民企和外企完全放开了石油上游行业的准入门槛。

(来源:财经十一人互联网)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