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看2020年商用车行业如何走!

 2020-01-08  润滑油信息网
2019年,对于商用车行业来说是颇为不平凡的一年。从各个细分市场来看,呈现出冷热不均的态势。重卡销量再创新高,中卡市场“跌跌不休”,新能源货车销量先增后降,轻卡、客车市场表现像是坐过山车,极不稳定。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

  2019年,对于商用车行业来说是颇为不平凡的一年。从各个细分市场来看,呈现出冷热不均的态势。重卡销量再创新高,中卡市场“跌跌不休”,新能源货车销量先增后降,轻卡、客车市场表现像是坐过山车,极不稳定。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大吨小标”事件对卡车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国六排放标准实施,倒逼商用车企业转型升级;……仔细分析2019年度行业重大事件,能够从中洞悉商用车市场发展的大趋势。

视点一:重卡市场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86.3万辆和387.9万辆,产量同比增长0.3%,销量同比下降1.6%。

  整体来看,我国商用车市场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尤其是重卡市场,表现尤为抢眼。1~11月,重卡销量已突破100万辆大关,并且超过去年同期销量,根据当前市场趋势预测,2019年重卡销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为何车市下行,重卡市场却一枝独秀?

  重卡行业资深人士刘维表示,在排放升级的助推下,部分地区的车辆更新需求依然旺盛。另外,与铁路货运相比,公路物流依然占据优势地位。目前在北方主要产煤区和钢铁大省,煤炭和钢铁等大宗物资运输使用公路车辆的比例依旧很大。从过去几个月的反馈情况来看,不少重卡企业在煤炭、钢铁、矿石等细分市场的表现依然十分强劲,助推了重卡销量的增加。

  在重卡销量再创新高的同时,重卡市场还表现出新的特点。陕重汽副总经理兼销售公司总经理周银朝介绍说,今年重卡市场技术标准越发严格,自卸车和天然气车成为竞争重点,细分市场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与此同时,重卡行业逐步进入3.0时代,整体呈现出智能网联、新能源、市场成熟化、客户年轻化等发展特点。

视点二:新能源货车销量不及预期

  当卡车销量在四季度节节攀升之时,其细分领域——新能源物流车市场却表现不佳。

  2019年11月,我国新能源专用车市场共计生产各类车型10500辆,同比下降52%;今年1~11月,新能源物流车累计生产4.7万辆,同比大幅下降38%。

  成都新能源汽车推广产业应用促进会法定代表人兼秘书长范永军表示,“自2018年开始,新能源物流车销量就一直呈下降趋势。如今,补贴已经接近尾声,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物流车在售价上也没了优势。目前来看,厂家与用户在价格方面出现了较大分歧。”

  除价格因素外,新能源物流车在使用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影响用户购车、用车的积极性。快递行业资深人士王立华表示,新能源物流车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遭遇车辆故障和行驶不稳定的情况,无法满足快递规范作业要求。另外,一些新能源物流车还存在充电难、充电时间长、装载少以及续驶能力偏弱等问题。

  尽管存在种种不利因素,但业内专家依然认为,新能源物流车的市场前景十分光明,未来销量有望逐步趋稳并回升。

视点三:车型合规治理进一步趋严

  今年,“大吨小标”事件在货运市场如平地惊雷,给行业造成了极大影响。由此开始,相关部门对不合规车型的管理和查处力度不断升级。

  对此,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方寅亮指出,对“大吨小标”车型、平板自卸半挂车以及“百吨王”等违规车辆的治理可能只是开始。接下来,相关主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违规车型的查处,更多的违规车型将退出历史舞台,同时也将为卡车销量增长腾出更多的市场空间。

视点四:智能网联加速无人驾驶商用车走向实际应用

  2019年,尽管商用车市场风云变幻,但我国自主企业在智能网联技术上的追求却坚定无比。

  从目前情况来看,各家企业正逐步从研发阶段走向常态化运营阶段,无人驾驶客车正向新一轮高地发起冲锋。

  宇通客车智能网联研究院负责人分析道:“在无人驾驶全面商业化运营中,商用车市场前景广阔。”他认为,商用车的运输环境对自动驾驶汽车而言具有非常大的优势,矿区、港口作业都可以为自动驾驶汽车创造良好的使用场景。从整个行业趋势来说,无人驾驶技术将会率先在商用车领域得到展现。

视点五:国六排放标准局部实施车企挑战升级

  国六排放标准已在全国各地区逐步实施。其中,重型车方面,自2019年7月1日起,所有生产、进口、销售和登记注册的燃气汽车需符合国六排放标准。

  天津大学内燃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姚春德表示,在国六阶段,为达到氮氧化物的排放要求,重型燃气车需要从目前的稀薄燃烧转化为当量燃烧。虽然当量燃烧可有效降低氮氧化物排放,但会造成发动机气耗量增加,也就意味着燃气车的经济性优势可能荡然无存。

  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对车企和经销商是极大的挑战,如何化解排放升级带来的压力,在车市寒冬中更好地生存下去,是车企和经销商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来源:中国汽车报互联网)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