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分析
本期话题回顾:
天猫汽车自6月份上线“保养宝”,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巨头纷纷开打C端流量,如果天猫此次利用好自身优势,是否能和途虎一较高下?
说实话这个话题很劲爆,站在门外汉的角度来说,天猫绝对是具有强势优势的存在,什么JD,PDD的都是渣渣,国有第一电商流量王是当之无愧
但是在后市场行业的角度来分析,天猫并没有利用好自身优势,反而是途虎后来者居上,这几年将流量数据作出了有目共睹的效果,小编拍大腿的说,猫啊,你倒是加油啊,得天独厚的局势你不用拿来给我们大家呀(纯属意淫,别当真)
当然途虎下的功夫可能还有我们看不到事,就拿小编我自己看到的跟大家说说吧,小编自己是只媒体狗,就8月份的时候吧,接到几家门户网站(人民网,中国网,新华网等官方媒体,非自媒体)的邀请,做行业新闻点,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参考之前的新闻做上去就可以了吧,结果当我在那些门户站点查阅资料的时候,惊奇的发现汽车后市场的官方背书点只有途虎,对你没看错只有途虎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途虎除了在发展业务,数据,流量的同时,品牌意识也是超强的,可以说是在均衡发展,这是我们汽车后市场行业里目前90%的企业做不到的,甚至都理解不了那么深层次,这其中就包括康众这样的巨头,他们的意识很薄弱,甚至都没有,而这些东西奠定恰恰就是流量认可的有效背书
所以途虎在功课上的努力只是被我们窥到了一角而已,而天猫在后市场特定领域下目前状态处于劣势,途虎更胜一筹。至于具体能否一较高下的话题,或者说是能否赶超?咱们就来一起看看大家的结论吧
以下讨论信息来源于后市场张杰产业研讨1-9社群
来源于群友:
罗致远
新康众现在是,负拖着F6和汽车超人,天猫车站负重前行,又多了个保养宝。
做汽配供应链最主要的目标是跑马圈地,没有门店的数量早晚给拖死
新康众钱是有了,负担也重了
天猫,就是一盘散沙
拿什么跟途虎比
来源于群友:
何钢
“保养宝”关键的问题是否能集成好天猫、新康众、汽车超人的各自资源,我认为“保养宝”就是为了集成他们的资源而来,途虎现在广告很凶,已经做的相对成熟,^_^所以 “保养宝”和“途虎”他们的核心再保养快修项目,无法解决修理问题,所以小B的综合性修理厂定位是发展的必然,线上切割一部分C端快修保养标准化的项目也是必然的,但是线上最终只能解决一部分后市场项目!市场足够大,小B做好自我竞争力,突出自我定位力优势,也会活得很好!加盟是因为不专业才选择,你专业了何必加盟
来源于群友:
e代审吕欢
保养宝让门店备货推机油,低毛利!最终伤害的还是门店自身的优质客户,能线上购买搞活动过来消费的还真留不住几个!如果阿里能持续常态化的活动做引流支持那对于生意平淡的门店来说也是个突破口!
双11出货量倒是有了但那是天猫得利,门店瞎忙活
来源于群友:
毛云锋
仅仅靠做保养来引流量,应该难和途虎较高下。国内机油品牌多,品牌机油也是各种进货渠道参杂。还有各种假冒机油充斥。保养宝推出的养护项目难言有优势
来源于群友:
腾永春
能!能!能!其实只需要天猫的通道,就可以更精准的做C。
只要粘性足够强的维修小b达到一定数量,根本就不需要天猫通道都可以轻松完成。
用维修店b的c去做C的业务可行;如果用现有互联网的c去做一成本高,二不聚焦,三太分散。
来源于群友:
徐华有
谁能承接4s站漏出来的新车出保后的流量,谁能承接网购后线下服务的流量,谁的机会可能会更多一点。核心还是在于门店运营,内部管理。目前供应链端相对比较成熟了,营销手段也不缺。
我个人觉得,讨论的两个案例不是同一纬度的竞争。一个是服务体系全程介入,多数侧重在做的层面。一个是服务标准由点到线到面的逐步渗透,很多在教的层面。这样比较大家觉得是做的好还是教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差别。当客户需求明确后,一般修理厂都能精准为车主服务,只要修理厂能真诚的服务好每一个客户,不涸泽而渔,不急功近利,回归商业本质,收费不要算自己的小账,按市场平均水平收,客户不会让你倒闭的。慢慢积累忠实粉丝是王道,真正链接资源,成为车管家。
来源于群友:
曹金龙
天猫也好、途虎也罢,从模式来讲都是2C,既然是2C,要改变的就是个体车主的一个消费习惯,这个嘛,嘿嘿!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