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市场产业链重塑会是润滑油下一风口吗?

 2017-04-10  润滑油信息网
你知道汽配业的领军B2B平台是如何评判当今的汽车后市场吗?你知道整个后市场产业链在未来10年会有哪些重大变革吗?你知道润滑油企业该如何突破瓶颈,抓住风口吗?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三月底,上海第一辆“凤凰牌”轿车的诞生...

  你知道汽配业的领军B2B平台是如何评判当今的汽车后市场吗?

  你知道整个后市场产业链在未来10年会有哪些重大变革吗?

  你知道润滑油企业该如何突破瓶颈,抓住风口吗?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三月底,上海第一辆“凤凰牌”轿车的诞生地——颇具历史积淀的嘉定国际汽车城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汽车行业人,他们可能是汽车互联的创新者,也可能是行业金融的投资者,还可能是汽车后市场的洞察者,他们相聚于此,共同开启每年一度的上海汽车电子商务发展论坛。

  会议精彩演讲内容从新能源车到共享出行,从新车二手车销售到汽车金融,覆盖汽车行业全产业链。

  作为汽配行业B2B采购平台的中驰车福,董事长兼CEO张后启把后市场当下要点总结为几块:

  第一、要让汽配维修企业实现连锁化经营;

  第二、打造高效的B2B供应链服务;

  第三、什么样的O2O才能成立。

  1、汽修亟待连锁攻坚  戳中机油消费痛点

  汽车维修市场面临的改革痛点已经相当明显,车主去4S店保养价格昂贵,而路边修理厂乱象丛生,配套产品供应没有保障。机油作为后市场的重要一块,也经历着同样的难题。

  4S店提供的机油品牌质量靠谱,但产品和保养价格与汽修店相比也是高出一大截。关于4S店要求“5000公里换油”的这一说法也被众多车友吐糟已久,其实老司机都懂的,除了营运车有强制规定外,私家车保养完全可以根据车况调整到更长里程数。

  而路边换油店价格虽然降下来很多,但假冒伪劣防不胜防。且像机油、冷冻液、空气滤芯和空调滤芯等都属于损耗品,使用起来车主很难分辨。

  目前,国内注册汽车服务终端包括一、二、三类修理厂超过44万家,其中非4S店独立维修店超过40万家,大部分为路边店,而且这类店铺还保持着快速增长之势。

  要想解决这个痛点,只有把独立的维修店变成连锁化、品牌化、专业化发展才能实现。张后启认为,今年是维修连锁发力的元年,未来全国将出现上百家维修连锁。

  眼下,国内线下汽修连锁企业上规模的较少,覆盖全国性区域范围的仅有博世车联、米其林驰加、小拇指、典典养车、车享家、华胜、中鑫之宝等,其中维修门店数量超过1000家的只有博世车联和驰加汽车服务中心,行业集中度极低。

  所以,汽修终端连锁化是必然趋势。

  每一个行业的整合都是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必然。以酒店业为例,这个行业已从最初小、散、乱的单店模式成功走向连锁化经营,也只有实现连锁才能达到规模经济。如家、锦江、莫泰、7天等几家经济型连锁酒店因其高速成长和丰厚利润都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

  2、高效B2B+完善O2O  润滑油企的新风口

  随着汽修终端趋向连锁化发展,对B2B配件供应链需求也将越来越明显。

  汽修配件的需求一旦爆发,其供应链将不会局限于传统,要连锁就离不开B2B供应。张后启说,在中驰车福的B2B平台,从独立工厂到维修终端下单,所有分仓都可以快速交付,从配件工厂完成商品补货,构成了一个闭环的供应链服务平台。

  作为润滑油生产企业而言,走B2B模式虽然已不是新鲜事,但到目前为止,国内没有哪一家真正把B2B做起来,因为这个平台太重,更多的机油生产商更愿意从2C的零售轻模式做起。但是未来,汽修连锁化经营后配件需求会迫切要形成可跨地域的统一性采购,以确保品质和交付稳定,最顺应互联网+时代的集中化、去中间化的高效B2B服务就是实现的最好途径,这或将会是润滑油生产厂家实现跨越的下一个风口。

  最后来说说,什么样的O2O才能成立?

  O2O天生具有低频、缺乏粘性的劣势,包括上门洗车、一元保养,近年来失败的案例很多。对于汽车后市场O2O而言,不能单一只提供某一样服务,比如开一家超市,不能只卖日用品,其它衣食住行方面商品也都要有供应,这才能提升需求频次和客户粘度。所以除了O2O上门保养,还可以加入车贷、保险甚至新车、二手车销售等,要把每个相关联的细分节点整合到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O2O生态圈。

  种种迹象表明,未来汽车后市场产业链将会重塑,供应商通过B2B将配件供应给汽修连锁终端,汽修连锁终端再通过O2O车主服务平台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车主这一透明化、平台化模式即将应运而生。当你买车的时候,必然会关注售后,所以在整个汽车后市场,配件是这个生态圈的内核,而润滑油也将是这个内核中举足轻重的关键部分。

  特别鸣谢

  1、中驰车福董事长兼CEO张后启的分享

  2、艾瑞集团及“AC汽车后市场”的大力支持

(来源:润滑圈互联网)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