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主权,自主润滑油品牌为国发声

 2016-07-15  润滑油信息网
7月12日下午,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作出非法无效的所谓最终裁决。中国各界迅速做出反应,在大是大非面前,润滑油品牌也纷纷表态。“挺起中国脊梁,中国主权完整不容侵犯!”“多一点润滑,少一点摩擦。&rdquo...

  7月12日下午,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作出非法无效的所谓最终裁决。中国各界迅速做出反应,在大是大非面前,润滑油品牌也纷纷表态。“挺起中国脊梁,中国主权完整不容侵犯!”“多一点润滑,少一点摩擦。”“如今,我们要更加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道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样才能任凭风浪起,向世界证明中国的实力!”
 



  透南海争端看中国大国风范,看民族企业情怀。近年来,各大自主润滑油品牌持续发力,走上了转型升级之路,加大产品力,提高品牌影响力,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中国企业不仅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而且实力不容小觑,炎黄子孙不可战胜!

  2016年来,润滑油行业迎来了大面积涨价潮,美孚、壳牌、长城、玉柴马石油等润滑油企业纷纷推涨其润滑油、脂价格,在宣示其品牌影响力的同时,也在继续拉开与中小型民营润滑油企业的距离。事实上,不管是国字号,还是民营润滑油企业,摆脱低端价格战役已经成为中国自主品牌发展的战略方向。

  那么,没了价格这把利剑,中国自主品牌靠什么推动?提升品牌影响力是目的,升级产品质量是保障。

  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代表着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李克强总理今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曾强调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打造中国制造金字品牌”。据国务院最新印发《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明确发挥品牌引领作用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强调了提高自主品牌发展动力,支持自主品牌做大做强的重要意义。

  事实上,从自主品牌诞生以来,始终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从最初技术、资源和人才匮乏的先天不足,到外资品牌的强力打压,都使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而近年来,受经济进入微增长时期,润滑油行业面对新常态,本就因品牌影响力不足而使消费力不足的自主品牌,更是举步维艰。

  和历经百年发展的国外品牌相比,我们的自主品牌在技术水平方面可谓积弱积贫,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正视同时又必须承认的现实。即使如此,我们的自主品牌依然在可谓严酷的市场环境中奋力抗争,并在韬光养晦的过程中,不断壮大实力,并且在很多领域取得了令国外竞争对手们也不得不心悦诚服的成就。从目前情况看,主流的自主润滑油企业经过多年的努力与积累,已建立起较完善的技术研发体系,研发水平日趋提升的同时,产品品质也在不断进步,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大有提高,产品线更丰富到每个细分市场。

  基于自主品牌已经写就的这种品牌背书,我们看到,更多的自主润滑油品牌期待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不再仰望国外品牌,迈出走向世界市场的脚步,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与所有润滑油品牌一同角逐。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文件精神,关注润滑油行业自主品牌成长,讲好中国品牌故事, LubTop2016中国润滑油行业年度总评榜特设顶级大奖 “LubTop2016中国润滑油自主品牌十强”,助力中国自主品牌崛起。

  各大自主品牌踊跃申报,他们更希望扛起中国数千年厚重的历史,代表这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面向世界,接受全球市场的挑战。“中国润滑油自主品牌十强”也将成为中国润滑油产业做大做强的一枚重要标签,也是中国品牌参与国际竞争一张金色的名片。

  回到我们关注的南海问题,所谓仲裁的满纸谎言终将随乌烟瘴气散去,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13日发表《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带来的和平合作的清新气息才值得欢迎。中国将始终敞开谈判协商解决争议的大门。肩负民族使命,中国润滑油自主品牌能否强力上位,在世界舞台上争取到属于自己的话语权,无疑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提升品牌综合实力,掌握更多核心技术,创新研发动力,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正是润滑油自主品牌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与在与世界列强的竞争中,获得更多的理解、支持和接纳,才能够扛起民族发展的大旗,为中国代言!
 

  本文系中国润滑油信息网(www.sinolub.com)原创作品,若需转载务必以超链接的形式注明出处,转载时严禁任何有悖原文的文字修改;本网有权对所有侵权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来源:本站)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