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润滑油的分类情况和性能

 2016-06-27  润滑油信息网
一、船用润滑油的分类船舶动力装置中涉及船舶上众多机械,而且都有需要润滑和使用润滑油脂的部位,其品种繁杂,大致可归纳为四大类:1、船用气缸油用於大型低速十字头二冲程柴油机活塞和气缸套间的润滑。2、系统油低速+字头二冲程发动机冲程较长,活塞直径...
  一、船用润滑油的分类

  船舶动力装置中涉及船舶上众多机械,而且都有需要润滑和使用润滑油脂的部位,其品种繁杂,大致可归纳为四大类:

  1、船用气缸油

  用於大型低速十字头二冲程柴油机活塞和气缸套间的润滑。

  2、系统油

  低速+字头二冲程发动机冲程较长,活塞直径大%u500~1000%u%u,所以装有横隔板和活塞杆填料箱把气缸与曲轴箱有效地隔开,因此曲轴箱油%u又称系统油%u对活塞没有润滑作用只作用于曲轴箱的润滑、冷却、防腐。

  3、中速筒状活塞柴油机油

  使用於主机为筒状活塞的中速柴油机的润滑,该类柴油机活塞直径比十字头发动机活塞小%u150~500%u%u跟-般柴油机结构很相似。与十字头发动机之不同在於其气缸和曲轴箱润滑是由同一油箱供油。

  4、船用其他油品

  高速柴油机油、舷外机油、以及各种机械油品,如透平油、液压油、冷冻机油、齿轮油、压缩机油、尾轴油等。润滑油资讯网"|­Y6|­jxL3o k

  气缸油、系统油、中速机油三大类油量约占船用润滑油总量的90~95%,是船用润滑油择用的关键品种。

  二、几类主要船用润滑油的性能要求

  1、船用气缸油

  大型低速+字头式柴油机中气缸润滑是一个独立的润滑系统,气缸油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发动机功率的发挥。该类柴油机又大都采用重质燃料且含硫较高,燃烧时生成的酸性物质,对发动机活塞环和气缸内衬都能形成较大程度的腐蚀和腐蚀磨损。根据十字头发动机结构和使用含硫重质燃料的特点,气缸油应起到润滑、抗磨、密封、冷却、防腐、降低噪音等作用,为此优质气缸油应具有以下性能:

  ①、润滑性必须保证发动机在工作状况下各摩擦副间有足够的油膜,从而减少金属磨损。由于十字头发动机活塞缸径大缸壁设有多个注油孔,油品还需具有良好的扩散性才能保证良好的润滑。同时亦要保证在较高温度下保持一定的粘度又能迅速覆盖在摩擦副面。

  ②、酸中和性燃用劣质燃料时其硫含量常在⒉5%以上,近期国际上还有燃用硫含量5%的。气缸油因而除有足够的与硫含量相匹配的碱度TBN值和一定的气缸油注油功率外,有效的总碱度还应具有较强的酸中和能力以中和含硫燃料燃烧产生的酸性物质。

  ③、清净分散性常以活塞、缸套与扫气口三个部位的沉积物和清洁程度衡量气缸油的清净分散性。必须能有效防止活塞环槽和缸套气口处积炭,特别是活塞环槽的沉积物将是导致磨损加据的重要因素。

  ④、抗磨性足够的承载能力,把活塞环与气缸套之间的滑动摩擦减至最小从而减少金属间接触及摩擦磨损和磨料磨损。

  ⑤、贮存稳定性船用气缸油配方添加剂加入量达30-40%u相对较高,而基础油又都属重质;众多高碱性添加剂加入到重质基础油中存在的贮存稳定性问题;另外,船用油使用特点所引出的油品遇水稳定性问题均关联到气缸油的有效贮存稳定性。

  2、系统油

  系统油通常用于润滑柴油机曲轴箱内的轴承,也会用于油冷活塞。但不与高温燃气直接接触,工作条件相对缓和。其性能要求为:

  ①、良好的抗乳化能力,容易与水分离。

  ②、良好的氧化安定性;冷却活塞要求系统油应具有在较高温度下的抗氧化性,另外,磨损金属粒子的催化也会加剧油品的氧化变质,所以此项性能对系统油至关重要。

  ③、清净分散性

  ④、酸中和性和对〔铝/锡铝/铜镀层,轴承合金等〕有色金属良好的抗腐蚀性。

  ⑤、适当的粘度%u100℃运动粘度;11~14M%u/S%u和粘度指数%uVI>90%u。

  3、中速筒状活塞柴油机油

  中速机油既要润滑曲轴箱中运动机件、冷却活塞、又要润滑气缸,起着气缸油和系统油的双重作用,加之中速机燃用劣质燃料,所以其性能要求更多。

  ①、油膜有足够承载能力以减少缸套磨损。

  ②、优良的热氧化安定性,有效抑制漆膜、积炭和油泥的生成。

  ③、具备足够的总碱度以中和含硫燃油燃烧产生的酸性物质,防止腐蚀磨损,

  ④、优良的清净分散性,处於离心、净化过程中也不降低其清净分散性能。

  ⑤、抗水性。在高碱性添加剂加入下仍容易与水分离且不发生乳化

  ⑥、防止因燃油不完全燃烧产生而形成的固体或半固体分解产物和机油的氧化产物漆膜、有机酸、锈渣等物质引起冷泥渣的形成,应加入分散剂使泥渣保持悬浮状态而避免堵塞滤网、通道引起缺油故障。

(来源:本站)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