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国家石油储备条例(征求意见稿)》,提出要保持国家石油储备规模与石油消费总量相适应。目前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大致相当于50天的进口量,而今后的目标是至少达到90天。在近两年的原油熊市中,中国原油进口量大幅攀升。和以往不同,本周期内进口原油的主力军不再只是两桶油。随着石油体制改革的深化,地方炼油厂也加入了“团购”原油的大军。
过去22个月里,中国共进口原油6.16亿吨,这一数字超过了2015年原油消费总量。也正是在油价处于低谷的2015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不过,尽管青岛仍然油轮压港,但国际油价已然告别了最低谷。自今年2月以来,国际油价一路走高,到5月底已接近每桶50美元。这对中国后期的进口量不会有太大影响,相关行业人士分析,一方面地方炼油厂的进口配额还会增加,另一方面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建设尚未完成,两者都会对后期的石油进口构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