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真的比埃克森美孚强?

 2016-03-21  润滑油信息网
每当中石油(PetroChina)的市值接近或超过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就会成为头版新闻。过去三年以来一直都是如此。这个情况曾经在2012年发生过,上周四再次发生。然后到上周五纽交所收盘时,埃克森美孚的市值为3,589亿美元,...

  每当中石油(PetroChina)的市值接近或超过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就会成为头版新闻。过去三年以来一直都是如此。这个情况曾经在2012年发生过,上周四再次发生。然后到上周五纽交所收盘时,埃克森美孚的市值为3,589亿美元,而中石油的市值为3,520亿美元。中石油与埃克森美孚的市值竞赛,是中国在全球主导权方面迎头赶上甚至取代美国这股大趋势的一个缩影。

  虽然对于所有侧重于大盘股的中国投资基金(包括安硕富时中国交易所交易基金),中石油都是主要投资标的之一,但就重要指标——石油的储量及其开采技术——而言,中石油还比不上埃克森美孚。

  作为一个投资标的,中石油的市值相当接近于埃克森美孚。按照过去12个月的每股收益计算,中石油的往绩市盈率仅为13.9 倍,相比之下,埃克森美孚的往绩市盈率为11.2倍。投资者如果希望从中国对石油的渴求中获利,并且也不介意投资一家国有企业的话,那么他们会直接买入中石油股票(美国存托凭证)。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两家公司之间没有竞争,因为一家与美国的经济息息相关,另一家则与中国的经济息息相关。

  也就是说,所谓埃克森美孚正在被中石油击败的描述主要说的是市值,但市值受制于市场反复无常的波动,而市场波动对这两家公司中任何一家的实体情况其实都毫无影响。股市在头一天给予中国的估值较高,第二天给予中国的估值较低,情况一直如此。这两家石油巨头的基本面是不同的,而在这方面,埃克森美孚拥有更多的资产,所以也比中石油值钱。

  埃克森美孚在2月23日表示,到2014年底,该公司的已探明储量总计达253亿桶石油当量,其中原油占54%,天然气占46%。但是这两家公司之间并没有办法进行科学严谨的比较。首先,已探明储量和已探明开发储量的定义是不同的。按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规定,埃克森美孚在他们的资产负债表中采用已探明储量。中石油则两者并用。在2013年,中石油的已探明储量是108亿桶石油。按照埃克森美孚的已探明储量中54%为石油,就可以推算出该公司的已探明石油储量比中石油多出大约33亿桶。

  就石油储量而言,埃克森美孚拥有更多的石油储量。就资金而言,中国击败埃克森美孚。

  然而,中石油拥有大量的现金和股本(也即资产净值)。去年初,埃克森美孚拥有46亿美元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而中石油拥有514亿元(82亿美元)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比较总资产并不容易,因为这两家公司在各自财务数据中并不包括相同的项目。但就总股本而言,2014年初中石油为1.2万亿元(合2,048亿美元),而埃克森美孚为1,804亿美元。

  中石油也碰巧拥有较高的融资杠杆,至少从长期来看是如此。在他们的2013年年度报告中,该公司报告长期债务额大约为3,028亿元(487亿美元) ,而埃克森美孚在2013年年度报告中的长期债务额仅为68亿美元。

  中石油从其主要业务(包括上游业务和下游业务)中获得的营收在2013年增长2.8%,达到2.21万亿元(合3,570亿美元)。在这方面埃克森美孚与之相比如何呢?据该公司年度报告显示,营收为325亿美元。

  股票分析师表示,比较这两家公司毫无意义,所以新闻媒体才总是抓住市值这一个问题来做文章。据中石油的财务报告显示,该公司的融资杠杆高于埃克森美孚,而且由于其在全球第二最重要的石油消费市场上占有近乎垄断的地位,所以该公司获得营收也要高于埃克森美孚。

  作为投资标的,任何押注能源行业长期发展前景的投资者很可能会同时持有这两只股票。中石油支付的股息稍高,目前的股息收益率为4.04%,而埃克森美孚的股息收益率为3.2%。但倾向于回避中国国企的投资者(有许多这样的投资者)将会继续忽略这只股票。过去五年以来,中石油的股价仅上涨了6%,而埃克森美孚的股价涨幅是中石油的五倍,这得益于该公司在美国的石油财富。不过,今年以来中石油(美国存托凭证)的股价走势跟上了美股大盘的步调。累积涨幅达到17.4%,这部分受益于油价下跌(有利于中石油的下游业务)。油价下跌意味着中石油生产燃料和石化产品的原材料成本降低。

(来源:本站)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