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科德宝看好中国风电减震等行业市场

 2016-03-21  润滑油信息网
具有160年历史的德国化工巨头科德宝集团日前表示,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其2009年在华投资额将有所下降,但长期而言仍将继续致力于中国市场,进一步扩展在华业务,尤其看好中国风电行业的润滑、密封业务。科德宝特种化工公司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文汉德表示...

  具有160年历史的德国化工巨头科德宝集团日前表示,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其2009年在华投资额将有所下降,但长期而言仍将继续致力于中国市场,进一步扩展在华业务,尤其看好中国风电行业的润滑、密封业务。

  科德宝特种化工公司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文汉德表示,中国是其最重要的增长市场之一,尤其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市场的增长将对整个集团起到稳定的作用。数据显示,科德宝2008年在大中华地区销售额达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其中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销售额增长幅度高达16.3%。今年前5个月,科德宝在中国地区的销售额增长10%,预计全年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截至2008年底,科德宝在中国地区投资总额已超过16.2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建立生产和销售基地。据文汉德介绍,科德宝目前正在烟台建造主营减震项目的工厂,预计2010年完工。“中国是最活跃的市场,科德宝在华生产都将用于内销。”他说。

  文汉德表示,受金融危机影响,科德宝今年在全球的资本投入将有所减少,并随市场需求进行战略布局调整。但他强调,尽管要放弃或推迟一些资本投入,但“这与中国无关”,科德宝将采取“差别化”策略应对危机,其在欧美市场的投资正在收缩,但在中国市场的投资仍在继续。

  “中国是具有生命力和持续性的市场。”文汉德认为,2009年中国地区对该集团发展将有重大贡献。尽管在华投资速度放缓,但科德宝仍将有新的业务扩展。“总之,我相信科德宝在中国市场的各个方面均将有所发展。”

  对于目前备受关注的新能源领域发展,文汉德表示,新能源将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主流,并蕴含着很多机会,科德宝会在这一领域的零部件市场加大投资力度,“要成为未来的一部分,现在就要起步。”

  他表示,到2025年,中国风力发电量将达到3.5亿千瓦,科德宝正在考虑如何在润滑剂、密封垫生产方面配合风电机叶片发展,以期成为中国风电市场的一线供应商。目前,科德宝的产品已占到中国密封件市场份额的9%,是中石油、中石化、拜耳、巴斯夫等企业的供应商。

  相关链接:

  科德宝在中国

  科德宝集团与中国已拥有100多年的密切联系。与其长期合作伙伴一起,在中国35个地区大约8,800名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该集团2007年实现了超过35亿元人民币的销售收入。中国是该集团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市场年增长率达到35%到70%。自2000年以来,科德宝集团及其合作伙伴在中国的生产线及销售方面已投资大约14亿元人民币并将在未来几个月内追加投资2.5亿元人民币。科德宝计划到2010年新招员工5,000名。

  关于科德宝

  科德宝是一家源于德国的国际化家族企业,致力于向客户提供技术上具有开拓性的产品和服务。汽车行业是科德宝最大的客户群,其销售额占集团总销售额的40%,紧随其后的是通用行业。科德宝集团在密封件和避震控制件技术方面声誉卓著,其汽车空调滤清器产品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集团还为汽车地毯、引擎箱隔音板和汽车顶棚提供原料。此外,科德宝的润滑剂和脱模剂也被普遍地使用在汽车和其他行业领域。纺织品和服装是科德宝集团的另一核心业务。集团的无纺布产品不仅可以使服装定型,还使用在电站滤清器上。

  关于科德宝特种化工公司是科德宝集团于2004年新成立的公司。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并由董事会和公司职能部门组成。其发展目标是增强公司的持续创新和巩固特种润滑剂和脱模剂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公司现有三大独立子公司,包括:克鲁勃润滑剂公司,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原设备制造商(OEM)特种润滑剂市场的全球领先生产者;肯天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Howell,全球最大的脱模剂生产商;OKS特种润滑剂公司,总部位于慕尼黑,专门提供化工产品的维修服务。

  科德宝集团还有部分产品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其中最为知名的是行销全球的微力达®家居产品。集团业务己经进入世界各个主要市场,与合作伙伴一起在全球53个国家的170个城市设有生产和销售公司。集团年销售收入超过530亿人民币,在全世界有约34,500名雇员。

(来源:本站)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