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中石化抱团过冬

 2016-03-21  润滑油信息网
12月19日,中石油总裁周吉与中石化总裁王天普各自率领庞大的代表团,出席了2009年度的“原油互供协议”签字仪式。这一两大集团就来年原油互供问题的例行会晤,因中石油销售公司总经理刘宏斌和中石化销售公司总经理张海潮的出席,而显出不同。一位与会...

  12月19日,中石油总裁周吉与中石化总裁王天普各自率领庞大的代表团,出席了2009年度的“原油互供协议”签字仪式。

  这一两大集团就来年原油互供问题的例行会晤,因中石油销售公司总经理刘宏斌和中石化销售公司总经理张海潮的出席,而显出不同。

  一位与会的中石化人士透露,由于近期成品油市场需求降低,市场零售价格下跌,两大集团成品油库存高企,因此,来年如何在成品油销售上进行协作,也成为双方讨论的重要议题。但这位人士并未透露双方沟通的具体结果。

  “目前,中石油成品油库存已处于历史高位,亟需加大销售力度;中石化却不愿国内成品油价格持续滑落,因此,两家展开沟通,共同寻求解决方案是必然的。”一位中国石化协会人士指出。

  在油价剧烈变动的背景下,两大集团间的“不对称”亟待平衡。纽约原油期货在2008年7月达到147美元/桶的历史高位后即开始暴跌,至12月19日,已至33美元/桶附近,半年的跌幅近80%。

  原油互供

  1998年中国石油行业重组改制完成后,长城以北油田、炼厂及国有销售单位尽数被纳入中石油旗下,而长城以南的,则被划入中石化旗下。

  但在原油、炼油和成品油销售环节上,中石油、中石化拥有的资源并不对称。

  “我国的主力油田集中在北方,主要的成品油和化工品市场却在长三角和珠三角,这种资源禀赋的差异,造成两大集团自诞生之日起的不对称:中石油原油资源丰富,却市场狭小;中石化市场广大,上游资源却相对匮乏。”上述中国石化协会人士说。

  就原油资源而言,中石油旗下大庆油田一家的油气产量就达5000万吨/年左右,相当于全国每年总产量的1/3,高于中石化旗下所有油田的总产量;而就市场而言,在中石化主导的长城以南,成品油消费量达到1.2亿吨/年,是中石油所处北方市场的两倍。

  为平衡两者间的资源差异,原油互供就成为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间每年必须进行的工作:拥有原油资源优势的中石油,每年都会按协议价格向拥有市场优势的中石化提供一定量的原油。

  在中国能源网CEO韩晓平看来,最初的原油互供,是对中石油的支援之举。“当时(2002年之前)国际油价维持在20美元左右,远远低于国内的勘探开采成本”,虽然,中石化“从海外进口原油在南方炼制”成本更低,但鉴于整个行业的利益,中石化仍需购进成本较高的国产原油。

  如今,纽约原油期货再次跌至5年来的最低点。韩晓平认为,两大集团的原油互供“很有可能独立于国际油价,可能在60美元左右”。

  联手保价

  而成品油需求下滑,则是两大集团共同面对的新难题。

  相关数据显示,由于9、10月份全国成品油消费量连续两个月出现环比下降,11月份全国原油加工量首次出现负增长,下降2.3%,主要炼油企业开工率在连续5周下降后,达到近年来的最低点69.23%。

  “今年,国内成品油产量约为1.8亿吨。其中,中石油生产了8000万吨,余下的由中石化旗下炼厂生产;但北方市场(中石油的销售范围)消化不了8000万吨成品油,有约25%(2000万吨)成品油需要销售到南方市场(中石化的销售范围)。”东方油气网副总经理钟健说。

  在长城以南的中石化传统市场中,中石油拥有的加油站数量较少,其主要采用批发模式,向社会加油站批发成品油,而社会加油站的销售价格往往随行就市。

  若中石油在北方市场无法消化的2000万吨成品油,最终进入南方市场的社会加油站,势必对中石化的市场体系形成冲击。显然,这是双方都不愿见到的。

  而且,在上述中国石化协会人士看来,“成品油市场的混乱,会扰

(来源:本站)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