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用油 卖油 供应链 服务 行业应用 数据分析 车用油液 设备润滑 易损件
润滑博士 机油猫 选油助手 猫团购 养护知识 油测评
您的位置:首页 >> 用油 > 油测评 >


摩油不是魔术

2006-02-13    中国润滑油信息网  

  近年来,我国摩托车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超过1000万辆的生产能力,超过6000万辆的社会保有量,极大地拉动了摩托车润滑油市场的快速增长。摩托车润滑油产品已从过去的短缺变为“过剩”,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国内品牌之间,国外品牌之间,国内品牌与国外品牌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国际油价的飘忽不定,导致润滑油基础油价格居高不下,润滑油生产销售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于是有人想到“独辟蹊径”,推出了新的制胜攻略——造假!将摩油变成魔术,变幻出美丽撩人的“罂粟花”来。  在暴利和市场的驱使下,假油曾一度泛滥成灾,几乎淹没了整个润滑油市场,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最为激烈,至今仍然生生不息。假油中尤以假摩托车油最为猖獗,无情蚕食着品牌油的市场份额。品牌油有寡不敌众的感觉,低廉的价格成为假摩油进攻市场的利器。对那些钱包不饱满,又想用好油,尚缺乏油品常识的用户,假油轻易取胜。那么,这些假油是如何在市场上生存?造假者是如何造出4~5元一罐低价的油呢?它们又是通过何种渠道流通到市场上的呢?  “克隆”名牌走捷径  假冒国外名牌产品,尤以假冒埃索、美孚、壳牌、加德士、嘉实多等进口知名品牌为代表。这些假油的外包装经不起细看和推敲,罐体颜色深浅不一,贴纸印刷质量粗糙,纸箱质软轻薄,有的油品没有喷码标注生产日期和生产批号,有的有喷码标注,但位置不一,有的在上,有的在下,字体大小、形式不同。同一条生产线上作业,会有打码位置、注码字体大小不同的疏忽吗?这些假冒名牌产品在市场上风光得很,十分畅快地享受明星效应。随着人们对假冒洋摩油的提防,不法份子将造假范围转向国产名牌润滑油。统一、长城、昆仑、海牌、七星、飞天等都被假冒过。  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  携靓丽的外包装入市,这是假油的惯用伎俩。时髦的外面是些什么样的内涵呢?大多是标识不规范,仅打上“SF”等API的性能级别,不打40或15W40等SAE粘度级别,生产者利用人们崇洋的心理。在漂亮的外壳里随便灌注一些劣质油,故意抹去级别,万一技监局抽查化验油品质量,还省去文字把柄。连基本的标识都不规范,能说明是真货吗?也有不少假油的外包装标识很规范,但是内在的油品却并不规范,假油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再正常不过的。  天外来客 找不着北  乱打品牌:这些“外星人”般的杂牌产品外包装牌子打得像卡通魔鬼,什么“将军王”、“动力王”、“王中王”之类,产地打着香港、新加坡、加拿大等,常见的产地有“香港青衣岛”、“新加坡裕廊工业区”、“加拿大X城”等,再附上一连串英文,一副“假洋鬼子”的派头,有的甚至连产地都不标,洋不洋、中不中地往货架上一摆,4元~5元一罐的进口货。其实,所谓的“香港青衣岛”、“新加坡裕廊工业区”不过是国内农村某个偏僻的造假作坊而已。  明修栈道 暗度陈仓  SJ级油摩油5元一罐,油品材料基础油的成本也不只这个数,它能是真的吗?但市场确有这样的油品,级别乱标,油胡装,管你的发动机可不可以接受。明明是SF级油,却硬标注SJ级,甚至有些用低级别基础油直接灌装,根本没有添加剂,也打SJ级。以低充高,以假充真,这种假油更具有欺骗性和危害性,天晓得这种低级油能对你的车造成何种危害,明里、暗里都藏着“杀机”。  在产品价格竞争与质量竞争已经没有空间的情况下,产品附加值的竞争逐渐凸现,已成为商家抢占市场的一种有效手段。正规品牌油品的附加值体现在服务上,假油无“服务”可言,也不可能让你找它“服务”,那么它的附加值也就体现在促销手段上,体现在超值赠送上,浓缩在额外赠送的一小瓶不知是否管用的添加剂上。前两年,风靡一时的附加小添加剂的热缩膜包装十分畅销,送一瓶不够,送两瓶,商家利用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牟利,而你上当吃大亏。  这些形形色色的假油,令人眼花瞭乱,统称为“杂牌油”。“杂”使得他们无法正规起来,他们的特点就是价低质差,顶级机油不外乎四元、五元一罐,叫人不可思议。卖这样便宜,真正油品材料的成本也不只这个数,造假者是如何造出来的呢?通过分析这些油品和原材料,透视假油的实质,探究制假者的伎俩。  假油品质 难以达标  各类假油的真材实料,要透过包装往里看。理化检测数据显示,V100在4mm2~6mm2/s的机油是10W、15W粘度级别都可以,没有实际意义。40、20W/40油的V100运动粘度达不到相应标准,机油的倾点标准应在0℃以下。4T几乎所有闪点数据都低于200℃,标准应该高于200℃以上。这些油的常规理化指标主要都不合格,更不用说去深入分析性能级别是否达标了。  原料质次 能得好油?  造出这些廉价假油的材料从何而来呢?笔者收集了大量的非标准基础油,作了较详细的分析,这些非标准基础油大部分来源于北方区域的土炼厂,北油南运。这些非标准油名称大部分称为“机械油”,也有叫“机油料”的,有30#、46#、68#、100#等牌号,它们的色泽、气味及理化数据根据不同来源各有区别,毫无标准可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们的外观形态及理化数据与市面上存在的许多杂牌假油类似。可以认为,大部分假油都是不法分子直接购进这些非标准材料,不经任何加工手段,直接罐装。闪点明显偏低,粘度指数明显偏低,倾点偏低,这是所有非标油的“流行病”,用它们来做润滑油材料,无论如何也不能达标。  正规的基础油生产工艺是将基础油料从原油中分馏出来后,经过老三套(溶剂精制-白土精制-溶剂脱蜡)工艺或新三套(溶剂精制-加氢精制-加氢脱蜡)工艺制得,用做调配润滑油的基础油经过这些工艺处理后均达HVI类以上标准。 一些土炼厂,它们工艺简单,处理手段不足,仅以白土精制脱色,没做溶剂精制,或采用已淘汰的酸-碱精制,石油及石化系统自实行“六统一”以来,已下令关闭了一部分小炼厂,由于种种原因,大门虽关上了,但里面的生产仍然暗中进行。原油自实行国家统控以来,很少流到系统外,土炼厂如何取得原料生产这些基础油呢?据分析有三种来源,一是某些私企投资开发小油田,二是大炼厂出来的塔下料或下脚料,再就是社会上通过各种渠道回收来的废油。这些材料本身质差,再加上炼厂工艺不过关,稍处理一下就出厂,如没做溶剂精制,仅有白土脱色。南方流行于市面上的有一种叫“变色龙”的油料就是此类工艺的“杰作”。新油放置几个月后,颜色变深,存放不稳定,且有沉析物析出。溶剂脱蜡装置投资大,工艺流程处理成本高,有些小炼厂省了这步工艺,于是就有倾点在0℃以上的油料。正因为土炼厂的来料不正规,价格低,处理工艺不健全,或故意偷工减料,因此制造成本低,炼出的基础油售价低,年初油价低谷期甚至跌到32#油仅2100元/吨的地步。造价者用这些油料直接灌装,方便又实惠。  这些非标油料还有一个来源就是地下调合厂,称为“机油料”的基础油,采用制蜡废弃的蜡下油或重柴油,加入劣质拉丝胶,将粘度调至V100在8~10mm2/s,然后拿到市面上作基础油卖机油料的化验结果显示,粘度指数高达208,既不是普通矿物油,也不是合成油。再看闪点,低于170℃,正常应该在200℃以上,而且比重才0.8494g/cm3,太低!一般比重都在0.87g/m3以上!蜡下油或重柴油加拉丝胶根本不能用作润滑油。  在全国各地,活跃着一些基础油经营商,他们专门经营这些非标基础油,将土炼厂的基础油通过车运,船运散落在各个地区,为造假者开辟了一条“绿色”的原料通道。基础油就是以这样的低质低价,导致假油的“畅销”,假油不论其如何变幻,就像美丽的罂粟花,看着赏心悦目,实则毒害非浅,破坏了正常的经济,危害广大消费者的车辆,应该像扫毒一样将假摩油从市场上彻底清除。

8种油品的理化检验数据结果

序号 包装标准 化验结果 V100 V40 VⅠ 闪点℃ 倾点℃ A SF,无粘度级别 4.08 19.35 114 172 -20 B 无任何级别标准 15.06 118.57 131 182 -18 C SG/CD 15W/50 13.12 120.00 103 196 -23 D SF/CD  40 5.82 42.79 65 206 +4 E SF/CC  40 8.72 110.20 12 190 +6 F SF  20W/40 10.58 171.92 -12 190 -3

对比各粘度级别的国家标准(常规理化指标)

项目 10W/30 15W/40 15W/50 20W/40 30 40 运动粘度 9.3~12.5 12.5~16.3 16.3~21.9 12.5~16.3 9.5~12.5 12.5~16.3 粘度指数不小于 —— —— —— —— 75 80 闪点(开口)℃不低于 205 215 215 215 220 225 倾点℃不高于 -30 -23 -23 -18 -15 -10

一些非标准基础油的典型数据

名称 化验结果 V100 V40 VⅠ 闪点℃ 倾点℃ 32#机械油 4.22 22.33 86 188 -9 46#机械油 5.88 44.79 65 203 -2 68#机械油 8.17 76.23 83 186 -25 100#机械油 8.92 114.10 14 194 +8 机油料 8.29 37.12 208 166 +1(d0.8494g/cm3

国内常用来调配内燃机油用的石蜡基础油(HVI类)的标准对比表

项目 75SN 100SN 150SN 200SN 350SN 400SN 500SN 650SN 150BS 外观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颜色 最大 0.5 1.0 1.5 2.0 3.0 4.0 4.0 5.0 6.0 粘度 40℃ 13-15 20-22 28-32 38-42 65-72 80-90 90-102 120-135 报告 mm2/s 100℃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30-33 粘度指数 最小 100 100 100 100 95 95 95 95 95 闪点(开口)℃ 最小 175 185 200 210 220 230 235 255 290 倾点℃ 最小 -9 -9 -9 -9 -5 -5 -5 -5 -5

来源: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相关报道
图片新闻更多>>
热点招商
  • 加拿大石油润滑油全国招商

    作为世界500强,加拿大石油拥有丰厚的油砂矿资源,经营着世界上最大的基础油精炼厂之一,调配并包装生产出多种润滑油成品。

  • 德国力魔面向全国招商

    南京东沛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DU-HOPE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一家成立于1978年的专业外贸企业,注册资金3900万元。

  • 龙润润滑油面向全国招商

    北京龙润凯达石化产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国北方地区润滑油基础油销售量最大的贸易企业。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广告服务|联系方式|免责声明|版权信息|法律顾问|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5-2022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olub.com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服务热线:0754-88650988 在线服务QQ:619128006 润滑油商机信息群:③:50693127 ④:65958932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6号